万山红似血,是谁染、蜀宫花。
想望帝声声,冤魂夜月,幻作根芽。
天涯欲归未得,叹如今、归去也无家。
多事宣城客子,三春三月三巴。铅华。一种著银纱。
清绝玉无瑕。问生成薄命,淡妆浓抹,谁胜些些。
飞鸦。故宫鬓影,为东皇都付玉钩斜。
一例燕山亭杏,可怜人不如它。
万山红似血,是谁染、蜀宫花。
想望帝声声,冤魂夜月,幻作根芽。
天涯欲归未得,叹如今、归去也无家。
多事宣城客子,三春三月三巴。铅华。一种著银纱。
清绝玉无瑕。问生成薄命,淡妆浓抹,谁胜些些。
飞鸦。故宫鬓影,为东皇都付玉钩斜。
一例燕山亭杏,可怜人不如它。
这首词以杜鹃花为题材,通过描绘万山如血的景象和杜鹃啼鸣,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万山红似血,是谁染、蜀宫花",运用比喻手法,将杜鹃花的艳丽与蜀宫的历史联系起来,暗示了杜鹃花的悲凉色彩。"冤魂夜月,幻作根芽",进一步渲染了杜鹃花背后的哀怨故事,仿佛是冤魂化作花枝。
"天涯欲归未得,叹如今、归去也无家",词人借杜鹃的境遇抒发自己的漂泊之感,流露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无处安身的无奈。"多事宣城客子,三春三月三巴",点明了词人的身份——一个客居他乡的游子,春天的美景更增添了思乡之情。
"铅华。一种著银纱。清绝玉无瑕",赞美杜鹃花的纯洁和美丽,同时也暗喻词人自身的高洁情操。"问生成薄命,淡妆浓抹,谁胜些些",词人质疑命运的不公,认为即使再美的杜鹃也无法逃脱薄命的命运,引出对自己命运的沉思。
"飞鸦。故宫鬓影,为东皇都付玉钩斜",通过乌鸦和故宫的衰败,寓言了王朝的更迭和个人的衰老。"一例燕山亭杏,可怜人不如它",以杏花的依旧盛开反衬杜鹃花的凋零,表达了词人对世事沧桑的感慨,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怜悯。
整体来看,赵熙的《木兰花慢·杜鹃花》以杜鹃花为载体,融合了个人的身世之感和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思考,情感深沉,意象生动。
去日野狐泉上柳,紫牙初绽拂眉低。
秋来寥落惊风雨,叶满空林踏作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