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去年,烟暖杏园花正发,雪飘香。
江草绿,柳丝长。钿车纤手卷帘望,眉学春山样。
凤钗低袅翠鬟上,落梅妆。
记得去年,烟暖杏园花正发,雪飘香。
江草绿,柳丝长。钿车纤手卷帘望,眉学春山样。
凤钗低袅翠鬟上,落梅妆。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充满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开篇“记得去年,烟暖杏园花正发,雪飘香”几句,便将读者带入一个温馨而又略带寒意的季节,杏花盛放,其间夹杂着细腻的雪花,空气中弥漫着花香。这不仅是对视觉和嗅觉的双重描绘,也是一种情感的召唤,让人不禁想起去年的美好时光。
接下来的“江草绿,柳丝长”则扩展了画面的广度,从园中开到江畔,绿色的江草和细长的柳丝共同勾勒出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色。这里的自然不仅是美的承载,更是诗人情感的寄托。
“钿车纤手卷帘望,眉学春山样”则转入室内,描写的是女性在精致的生活环境中的举止和表情。钿车指的是装饰华丽的马车,纤手卷帘不仅展示了女性细腻的手部动作,也透露出她对窗外景色的欣赏之情。眉学春山样则是对她的美貌的描绘,将她的眉形比喻为春天的山色,既生动又富有诗意。
最后,“凤钗低袅翠鬟上,落梅妆”继续这种美感的叙述。凤钗是女性头饰的一种,而翠鬟则可能指的是发髻或其他装饰物。这里的描写既突显了女性的精致打扮,也映射出一种高贵典雅的气质。而落梅妆,则是在强调她妩媚动人的容颜,仿佛即使是春日里偶然飘落的梅花也不及她的美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女性形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温馨而富有情趣的生活画面,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淡淡的怀旧之情。
离歌泣断云,别舞愁飞雪。凤皇台上望,琼箫绝。
钗分玉燕,寸寸回肠折。碧空归雁阔。
犹有疏梅,岁寒独伴高节。鲛绡罗帕,泪洒胭脂血。
悠悠江上水,天连接。朱楼遍倚,万里空情切。
此恨凭谁说。天若有情,料天须有区别。
纸帐不知晓,鸦鸣吾当兴。
开窗面老松,相对寒崚嶒。
幸无公家责,欲懒还不能。
汲井颒我面,铜盆旋敲冰。
梳头风入槛,纷散霜满膺。
四瞻郊泽间,苍烟惨朝凝。
却望塔颠日,光景舒层层。
乾坤有奇事,变化忽相乘。
客来无可语,语此不见应。
今晨胡床冷,愧我无毾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