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街才罢又龙街,蛮女牵羊入市来。
背上担儿尝惯负,胭脂零落小桃开。
猪街才罢又龙街,蛮女牵羊入市来。
背上担儿尝惯负,胭脂零落小桃开。
这首《滇中竹枝词(其二)街子词》由明代诗人施武所作,描绘了云南地区集市上的一幕生动场景。
“猪街才罢又龙街”,开篇以“猪街”与“龙街”的交替出现,展现了集市频繁、热闹非凡的景象。这里的“猪街”和“龙街”并非实指地点名称,而是泛指各种集市或交易场所,通过“才罢又来”的动态描述,凸显了当地居民生活中的交易活动之频繁。
“蛮女牵羊入市来”,接着描绘了一位身着民族服饰的女子,手牵一只羊步入集市的情景。这里的“蛮女”并非贬义,而是对当地少数民族女性的亲切称呼,体现了作者对边疆民族文化的尊重与欣赏。“牵羊入市”不仅展现了集市的丰富物产,也暗示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达。
“背上担儿尝惯负”,进一步描绘了集市上人们劳作的场景。女子肩上背着的“担儿”,既可能是货物,也可能是家庭日常所需,这反映了集市不仅是商品交换的场所,也是人们日常生活物资的补给站。通过“尝惯负”这一细节,展现了集市参与者们对这种生活方式的适应与习惯。
“胭脂零落小桃开”,最后以自然界的景象作为收尾,将集市的热闹与自然的宁静巧妙结合。桃花零落象征着季节更替,新生命的开始,同时也寓意着集市上人来人往、生生不息的活力。这一句以细腻的笔触,赋予了整首诗以生命与情感,使得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股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集市气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云南地区集市的繁华景象,以及其中蕴含的生活气息与文化特色,展现了作者对边疆生活的独特观察与感悟。
穿波初叶,似钱时、已有明珠无数。
红白难知那一种,解为佳人先吐。
白鹭东西,紫鸳南北,争戏田田处。
香罗全展,摘裁裙子应许。
记得西子湖边,冰蟾已上,犹唱菱歌去。
欲取丝丝缠玉臂,那管芙蓉无主。
斜倚冰盘,静摇风佩,谁戏莲心苦。
团圆须蚤,冷飙容易侵汝。
烟月杭州。记徐卓当年,诗酒风流。
水市露井,桂桨莲舟。老铁吹裂龙湫。
奈十年一梦,断桥上、落叶飕飕。
恨年来,只无情皓月,犹挂湖头。
王郎清歌绝妙,邀白发词人,同下长洲。
瑟瑟丹枫,濛濛白雁,秣陵总不宜秋。
叹龙峰归后,人去远、烟缆难留。漫登楼。
数枝残菊,还替人愁。
湖帆浦笛,是吾家远阁,阑干间物。
下嵌老梅铺铁藓,点缀池塘峭壁。
八载难归,百端横集,往事成鸿雪。
长安辇上,知他若个豪杰。
喜汝径办归装,买扬州小妇,趁春潮发。
夜火羌村宵梦稳,笑问烛因谁灭。
我在街南,何时相对,诉盈颠华发。
更阑吟罢,明明此意如月。
夔门蜀栈,是史家粉本,先生所独。
更有孙樵雄且健,暗里汉书能覆。
二老纵横,两篇记序,并逐中原鹿。
古文奇字,他人恐不能读。
直可抵突曾王,激昂韩柳,揖欧阳永叔。
我与浯溪曾有约,采入文抄篇幅。
细写千行,高吟百遍,音响崩崖屋。
遇当佳处,浇之苦茗芳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