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上东冈素彩鲜,晚凉试泛木兰船。
那忘前岁曾游景,却喜今秋初度圆。
赤壁移来紫塞外,银河朗到白榆边。
印波若悟同中异,一指何妨半与全。
渐上东冈素彩鲜,晚凉试泛木兰船。
那忘前岁曾游景,却喜今秋初度圆。
赤壁移来紫塞外,银河朗到白榆边。
印波若悟同中异,一指何妨半与全。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泛舟于月色之下的宁静景象,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与对当前圆满时刻的喜悦。首句“渐上东冈素彩鲜”以淡雅的笔触勾勒出月光洒在东冈上的纯净色彩,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新的氛围。接着,“晚凉试泛木兰船”一句,将读者带入一个清凉的夜晚,诗人乘着木兰船悠然泛舟的情境,充满了诗意与浪漫。
“那忘前岁曾游景,却喜今秋初度圆”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经历的怀念,以及对当下团圆时刻的珍惜和喜悦。通过对比去年与今年的相似场景,诗人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对当前的幸福感到满足。
“赤壁移来紫塞外,银河朗到白榆边”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和想象,将赤壁的壮丽景色与银河的广阔映射到紫塞和白榆之间,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这里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壮丽景观,也暗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广阔与深邃。
最后,“印波若悟同中异,一指何妨半与全”这两句富有哲理意味,通过水波的映照与手指的象征,探讨了事物表面相同与内在差异的关系,以及局部与整体之间的联系。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宇宙万物复杂性的理解,以及对生命中看似微小实则蕴含深刻意义的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时间、记忆与自我认知的独到见解,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哲学思考的作品。
乱鸦飞破苍茫,飒然秋气生乔木。
无边落叶,登山临水,悲同宋玉。
寒雨敲窗,瘦筇支径,总怜人独。
问重阳过了,荒篱寂寂,谁共我,斟醽渌。
忽枉朵云笺幅。紫箫吹、龙吟一曲。
闲开笑口,牛山佳会,更簪黄菊。
付与新声,细商宫徵,缓催丝竹。
但司勋老矣,青楼梦好,倩何时续。
窗语塔铃,酒携竹所,净洗缁衫尘雾。
探春杨柳白堤阴,更徘徊、段家桥堍。醒吟醉舞。
每欲伴、流莺共住。少年时,问买舟偕隐,湖山应许。
心期误。十载浮踪,自过巴峡去。
劫灰飞处不堪寻,画图中、几行烟树。蘋洲旧句。
料清夜、挑镫重赋。漏沈沈,滴尽檐花细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