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门蜀栈,是史家粉本,先生所独。
更有孙樵雄且健,暗里汉书能覆。
二老纵横,两篇记序,并逐中原鹿。
古文奇字,他人恐不能读。
直可抵突曾王,激昂韩柳,揖欧阳永叔。
我与浯溪曾有约,采入文抄篇幅。
细写千行,高吟百遍,音响崩崖屋。
遇当佳处,浇之苦茗芳菊。
夔门蜀栈,是史家粉本,先生所独。
更有孙樵雄且健,暗里汉书能覆。
二老纵横,两篇记序,并逐中原鹿。
古文奇字,他人恐不能读。
直可抵突曾王,激昂韩柳,揖欧阳永叔。
我与浯溪曾有约,采入文抄篇幅。
细写千行,高吟百遍,音响崩崖屋。
遇当佳处,浇之苦茗芳菊。
这首词由清代词人陈维崧创作,名为《念奴娇·红桥倡和集成索李研斋序孙介夫记作词奉柬并呈冒巢民先生仍用顾庵韵》。词中充满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展现了词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词的开篇“夔门蜀栈,是史家粉本,先生所独”,以夔门蜀栈为背景,引出对历史人物的赞美,暗示了词人对这些人物的崇敬之情。接下来,“更有孙樵雄且健,暗里汉书能覆”一句,赞扬了孙樵的才华与坚韧,表达了对他的高度评价。
“二老纵横,两篇记序,并逐中原鹿”则进一步描绘了历史人物在历史舞台上的活跃与影响力,他们如同追逐鹿群的猎手,各自在自己的领域内纵横驰骋,留下了不朽的篇章。
“古文奇字,他人恐不能读”强调了这些历史人物作品的独特性和深奥性,暗示了它们的价值和难度,同时也表达了词人对这些作品的深刻理解和欣赏。
“直可抵突曾王,激昂韩柳,揖欧阳永叔”这一句,通过对比,将历史人物与古代文学巨匠相提并论,表达了对他们文学成就的高度认可和推崇。
“我与浯溪曾有约,采入文抄篇幅”表明词人与历史人物之间有着某种约定或共鸣,他愿意将他们的作品收录到自己的文集中,体现了对这些作品的珍视和传承的愿望。
“细写千行,高吟百遍,音响崩崖屋”描述了词人对这些作品的深入阅读和反复吟诵,以及作品所带来的强烈情感冲击力,形象地表现了作品的感染力和词人的投入态度。
最后,“遇当佳处,浇之苦茗芳菊”则是词人在品读佳作时的个人体验,通过品茗赏菊来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品味和享受,同时也寓意着在文学艺术的海洋中寻找到心灵的慰藉和愉悦。
整体而言,这首词不仅展现了陈维崧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也体现了他对文学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是一首充满文化韵味和艺术魅力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