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四壁围,一石凭空踞。
问我来处来,真与去处去。
青山四壁围,一石凭空踞。
问我来处来,真与去处去。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画面,通过“青山四壁围,一石凭空踞”两句,构建出一个四周被青山环绕,有一块巨石突兀其上的自然景观,营造出一种孤高独立的氛围。接下来,“问我来处来,真与去处去”两句,则赋予了这幅画面以哲思,仿佛在询问访者或读者的来去之路,引人思考生命旅程的意义和归宿。
整体而言,这首诗借景抒情,寓言于物,通过自然界的景象表达对人生哲理的探索和感悟,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宇宙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中所蕴含的孤独与超脱之感,以及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追问,都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青山如横琴,双瀑为之弦。
何人作此曲,一奏三千年。
上有倚天拂云之乔松,下有伏波步月之苍鼋。
松今未凋鼋未老,人间此曲何时了。
我来十月溪水销,古木万壑风萧萧。
飞流向我作宫徵,使我听之心寂寥。
临轩再拜问此水,巢由去后谁知己。
我今剩有两耳尘,不敢向此溪中洗。
山僧煮茗樵父歌,吾亦无如此水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