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渊明拟古九首·其五》
《和渊明拟古九首·其五》全文
宋 / 李纲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立国有常理,恩威抚要荒。

胡为决藩篱,坐使寇及堂。

凭高寓远目,中原气苍茫。

昔时冠盖地,今日争战场。

玉辇幸朔漠,金碗出北邙。

腐儒献奇策,碧衣坐称昂。

傥无济时略,何以绥四方。

苍生未苏息,慨叹情内伤。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纲所作的《和渊明拟古九首》之五,通过描绘国家治理与社会动荡的对比,表达了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深刻忧虑。

首句“立国有常理,恩威抚要荒”,开篇即点明治国之道应遵循常理,运用恩威并施的策略来安抚边疆地区,体现了诗人对于国家治理的基本认识。

接着,“胡为决藩篱,坐使寇及堂”两句,形象地描述了因决策失误导致边防疏漏,使得敌人得以入侵,比喻生动,寓意深刻,反映了诗人对当时边防不固、敌患频仍的担忧。

“凭高寓远目,中原气苍茫”描绘了站在高处远眺中原大地,只见一片苍茫景象,暗含对国家现状的深沉感慨。

“昔时冠盖地,今日争战场”对比昔日繁华之地如今成为兵戎相见的战场,揭示了社会动荡的残酷现实。

“玉辇幸朔漠,金碗出北邙”两句,通过帝王巡幸边疆和战事发生在北邙山的场景,进一步展现了国家面临的内外交困的局面。

“腐儒献奇策,碧衣坐称昂”则讽刺了那些所谓的智谋之士,只是坐在高位上夸夸其谈,而没有实际可行的策略来解决国家的危机。

最后,“傥无济时略,何以绥四方”表达了对缺乏有效应对策略的忧虑,强调了在危难之际,需要有切实可行的策略来稳定四方。

“苍生未苏息,慨叹情内伤”总结全诗,指出百姓尚未得到安宁,诗人内心充满了悲愤和忧虑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国家治理、社会动荡的描绘,以及对当时政治局面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国家未来的深切关注。

作者介绍
李纲

李纲
朝代:宋   字:伯纪   号:梁溪先生   生辰:1083年-1140年2月5日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
猜你喜欢

一枝寒艳映窗光,蕊气侵衣断客肠。

汉上水边千万树,春来何地着清香。

(0)

竹山道中

青山忽断开平陆,鸡犬人烟太古风。

野老诛茅宁有意,一生身在翠微中。

(0)

次韵惜春

骚人竞赋惜春诗,为惜花飞万点时。

唯有农家爱春尽,黄云堆麦雪抽丝。

(0)

有感二首·其二

庾翼神明还旧观,蕺山草树见挥毫。

如今祗作葡萄用,惆怅遭离老虏曹。

(0)

内人斜二首·其二

山色依依水自流,内人斜畔最堪愁。

荒榛蔓草萦寒骨,更有何人吊杜秋。

(0)

五月二十四日宿永睦将口香积院僧轩东望甚远满山皆松桧声三首·其三

峰峦绵亘几千里,半霁半阴轻霭中。

僧房借榻睡初足,满谷笙篁松桧风。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