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迁于揭阳,君先揭阳居。
揭阳去京华,其里万有馀。
不谓小郭中,有子可与娱。
心平而行高,两通诗与书。
婆娑海水南,簸弄明月珠。
及我迁宜春,意欲携以俱。
摆头笑且言,我岂不足欤。
又奚为于北,往来以纷如。
海中诸山中,幽子颇不无。
相期风涛观,已久不可渝。
又尝疑龙虾,果谁雄牙须。
蚌蠃鱼鳖虫,瞿瞿以狙狙。
识一已忘十,大同细自殊。
欲一穷究之,时岁屡谢除。
今子南且北,岂非亦有图。
人心未尝同,不可一理区。
宜各从所务,未用相贤愚。
我迁于揭阳,君先揭阳居。
揭阳去京华,其里万有馀。
不谓小郭中,有子可与娱。
心平而行高,两通诗与书。
婆娑海水南,簸弄明月珠。
及我迁宜春,意欲携以俱。
摆头笑且言,我岂不足欤。
又奚为于北,往来以纷如。
海中诸山中,幽子颇不无。
相期风涛观,已久不可渝。
又尝疑龙虾,果谁雄牙须。
蚌蠃鱼鳖虫,瞿瞿以狙狙。
识一已忘十,大同细自殊。
欲一穷究之,时岁屡谢除。
今子南且北,岂非亦有图。
人心未尝同,不可一理区。
宜各从所务,未用相贤愚。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作品,名为《别赵子》。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与被贾之人(赵子)之间有深厚的情谊。在揭阳居住期间,两人曾共同享受诗书的乐趣,并有携手同行的愿望。诗中的“心平而行高,两通诗与书”表达了他们在精神上的相互理解和对知识的共同追求。同时,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如“婆娑海水南,簸弄明月珠”,诗人展示了他们共同的生活片段。
然而,现实中的离别使这种美好的愿望无法实现。“又奚为于北,往来以纷如”表达了作者对远去之人的思念和不舍。即便如此,诗中也透露出一种豁达的心态,认为人心各异,不可一概而论,因此“宜各从所务,未用相贤愚”。
整首诗通过深情的描绘和哲理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以及面对离别时的复杂情感。
皇祖辟清口,启闭因时制。
高堰障淮东,三坝尾闾置。
侵循湖渐宽,颇有弗容势。
辛未亲相度,因命增筑二。
其三势实危,乃得开信智。
多泄堰则固,高宝潦必暨。
其间亘运河,诸坝复鳞次。
车逻及天然,昔人具深意。
不得已乃宣,宣欲有次第。
而为下河者,闭坝坚持议。
一再偶获幸,未可频尝试。
所以癸酉秋,上下咸被沴。
其心可矜谅,其智诚愚昧。
设云鉴其辙,保堤则了事。
开坝孰不能,灾伤将岁逮。
审度权节通,时刻谨消息。
五言示大端,推行慎所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