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母倚闾久,风尘望早归。
惊看游子面,为浣去时衣。
岩笋经冬出,慈乌向晚飞。
《白华》堪志养,不必羡甘肥。
吾母倚闾久,风尘望早归。
惊看游子面,为浣去时衣。
岩笋经冬出,慈乌向晚飞。
《白华》堪志养,不必羡甘肥。
这首清代诗人王鸿绪的《归来二首(其二)》描绘了一位母亲对游子的深深思念和期待。首句“吾母倚闾久”,形象地写出母亲长时间站在门口翘首期盼儿子的归来,体现出母爱的执着与深情。次句“风尘望早归”则暗示了儿子在外奔波劳碌,母亲希望他能在风尘仆仆中尽早回家。
接下来的两句“惊看游子面,为浣去时衣”,通过母亲惊讶的眼神和为儿子清洗旅途沾染的衣物,展现了母亲对儿子生活的关心和对家庭温馨的渴望。诗人运用“岩笋经冬出”这一自然景象,比喻儿子坚韧不拔的精神,即使经历困苦也能像岩笋一样破土而出。
最后两句“《白华》堪志养,不必羡甘肥”,诗人引用《白华》一词,可能指的是孝道的典故,表达出母亲认为儿子只要心存孝道,懂得感恩和回报,就胜过追求物质的丰盈。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表达了母子之间深深的亲情纽带。
碧洞青萝不畏深,免将饥渴累禅心。
若期野客来相访,一室无烟何处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