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应辞职效崔沂,岂合经时直紫微。
领郡尚叨分竹箭,羡君不肯裂荷衣。
高风久已勤山仰,妙语新从得指归。
更待春时稍暄暖,共寻烟坞与苔矶。
须应辞职效崔沂,岂合经时直紫微。
领郡尚叨分竹箭,羡君不肯裂荷衣。
高风久已勤山仰,妙语新从得指归。
更待春时稍暄暖,共寻烟坞与苔矶。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才邵所作的《过唐兴寺》其一,通过“过唐兴寺”这一主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辞官归隐的赞赏与向往之情。
首句“须应辞职效崔沂”,借用了崔沂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辞官归隐的钦佩和效仿之意。接着,“岂合经时直紫微”一句,以“紫微”象征高位,反问友人为何长时间占据高位而不辞而退,流露出对友人坚守理想、不为名利所动的敬意。
“领郡尚叨分竹箭,羡君不肯裂荷衣”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友人虽身处高位却仍保持清廉自守的形象,诗人对此深感羡慕。这里“竹箭”和“荷衣”分别象征着官职和简朴的生活,凸显了友人对物质生活的淡泊态度。
“高风久已勤山仰,妙语新从得指归”则赞美了友人的高尚品德和智慧,表示诗人对其人格魅力的敬仰,并期待能从友人那里获得指引和启示。
最后,“更待春时稍暄暖,共寻烟坞与苔矶”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春暖花开之时,能够与友人一同探索自然美景的愿望,体现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共同追求的精神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辞官归隐生活及高尚品德的赞颂,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方式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
浑河汹涌从西来,黄流正触山之崖。
山崖路窄仅容过,小误往往车轮摧。
车摧料理动半日,后人欲过何艰涩。
深山日暮人巳稀,食物有钱无处觅。
何时真宰遣六丁,铲此叠嶂如掌平。
憧憧车马山西路,万古行人易来去。
山娟娟,江茫茫,缘山林木老已苍。
穿林细路萦羊肠,汀洲人家兰杜香。
两山秀出江中央,宛如双剑森锋铓。
层峦架空化宝坊,塔波突兀一气傍。
鸡声喔喔林鸟翔,顾瞻曙色开东方。
清风宿雾方苍凉,兜罗绵网淡平野,紫磨金饼暾浮桑。
橹声才动欲离岸,钟韵已残犹殷床。
当年有米维楚狂,生子亦复肖阿章。
想从乃翁住朝阳,收拾山绿餐湖光。
膝前翰墨观琳琅,此图戏出遂擅场。
彼众史者何敢当,不然安得牙签犀轴古锦囊,赏览一朝蒙古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