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容从此谢空华,小阁游丝护碧纱。
宛转曾遮松下扇,清幽谁供佛前花。
蒲团初撤怜春月,贝叶空遗映晚霞。
几处香温悲手泽,青鞋倚壁冷袈裟。
玉容从此谢空华,小阁游丝护碧纱。
宛转曾遮松下扇,清幽谁供佛前花。
蒲团初撤怜春月,贝叶空遗映晚霞。
几处香温悲手泽,青鞋倚壁冷袈裟。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安生所作的《挽旃那》,表达了对逝者深切的怀念之情。首句“玉容从此谢空华”,以玉容比喻逝者的美好形象,暗示其已离世,不再有尘世繁华;“小阁游丝护碧纱”描绘了静谧的小阁中,逝者生前喜爱的轻盈物品如游丝般守护着她的遗物,营造出一种哀而不伤的氛围。
“宛转曾遮松下扇,清幽谁供佛前花”两句回忆逝者生前的日常生活细节,松下扇与佛前花,既体现了她的生活情趣,又寓含了对佛法的虔诚,如今这些都只能成为追忆。
“蒲团初撤怜春月,贝叶空遗映晚霞”写的是室内景象,蒲团撤去,只剩春月和晚霞映照着逝者的遗物,更显寂寥,表达了对逝者无尽的惋惜。
最后两句“几处香温悲手泽,青鞋倚壁冷袈裟”直抒胸臆,香炉中的余温尚能感受到逝者的手泽,而青鞋孤零零地倚在墙壁上,冷袈裟则象征着她已经远离尘世,只剩下冷寂的回忆。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素,细腻地刻画了对逝者的怀念和哀思。
卧龙山下梅花发,举杯半夜邀明月。
自从却棹酒船回,一十五年如电掣。
相逢忽在百花洲,玉骨冰姿愈奇绝。
粲然顾我低欲笑,敛衽对之那忍折。
应怜我老遽如许,鬓发摧秃牙齿缺。
对花不饮可奈何,急唤潘郎相煖热。
潘郎趣召许朝天,昨日见之今日别。
莫嫌韩愈困齑盐,会有王良收汗血。
同僚满屋多豪杰,仓卒立谈难尽说。
请于主簿觅于思,博士龙头如玉雪。
故人傥问我何如,正被梅花恼不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