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头试问垂杨,清明多少春人至。
芳尘十丈,娇云千片,飞来容易。
胡蝶须边,黄蜂翅底,搓成花味。
看昨宵寒重,今朝暖透、春一样,游情异。
剩有无家燕子,过花期、未收愁睇。绣户无踪。
海山何处,也随花戏。
欲向残红,殷勤说与,留春无计。
只东风不到,重帘隔断,游丝天际。
陌头试问垂杨,清明多少春人至。
芳尘十丈,娇云千片,飞来容易。
胡蝶须边,黄蜂翅底,搓成花味。
看昨宵寒重,今朝暖透、春一样,游情异。
剩有无家燕子,过花期、未收愁睇。绣户无踪。
海山何处,也随花戏。
欲向残红,殷勤说与,留春无计。
只东风不到,重帘隔断,游丝天际。
这首《水龙吟》以清明时节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春日游赏的生动画面。词中运用细腻的笔触,将自然界的美好与人的游赏之情巧妙融合,展现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
“陌头试问垂杨”,开篇即以垂杨点出地点,引出对春日景色的遐想。“清明多少春人至”,清明时节,春意盎然,游人纷至沓来,渲染出浓厚的节日氛围。“芳尘十丈,娇云千片,飞来容易”,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春日里飘扬的花瓣和轻盈的云朵,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景象。“胡蝶须边,黄蜂翅底,搓成花味”,蝴蝶与蜜蜂在花间穿梭,不仅增添了生机,更赋予了花朵独特的香气。“看昨宵寒重,今朝暖透、春一样,游情异”,对比昨夜的寒冷与今日的温暖,表达了游人情绪的变化,同时也暗示了春天的温暖与生机。“剩有无家燕子,过花期、未收愁睇”,燕子因找不到归宿而愁眉不展,却也恰当地融入了春日的景致之中。“绣户无踪。海山何处,也随花戏”,无论是深闺中的女子还是遥远的海山,似乎都与花儿一同嬉戏,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自由与快乐。“欲向残红,殷勤说与,留春无计”,面对即将凋零的花朵,人们试图留住春天,但终究无能为力。“只东风不到,重帘隔断,游丝天际”,东风未能吹到的地方,重帘隔断了视线,而游丝则在天际飘荡,象征着春天的痕迹虽已渐行渐远,但那份美好的记忆却永远留在心中。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游人情感的深切体悟,展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时光易逝、珍惜当下的深刻哲思。
华省得高彦,道谊端可即。
暌违苦炎热,书记每相忆。
因拟翠微寺,侵晨计登陟。
适我绊公事,跻马复停勒。
薄午始入山,石磴恒喘息。
诸老巳偕至,樽俎罗酒食。
解衣各就坐,虚礼厌繁饰。
候吏戒远去,各令息足力。
掀帘觌遐景,迢递讵堪测。
三山接江渚,连江亘如翊。
云深忽复断,万象筵几逼。
须臾出画图,一似曾剪拭。
漠漠水田白,隐隐露沟洫。
谁当擘泰华,高下平崄仄。
斜日坠林杪,飞鸟敛归翼。
兹游涤烦暑,凉思满胸臆。
长安三月黄鹂飞,杏花如雪飘人衣。
陆郎二十擅文誉,早向甘泉献赋归。
琼林日高酒如乳,意气侵凌天尺五。
中坐宾僚列上公,教坊细乐呈新谱。
君家庆泽叶流根,父子相承更祖孙。
蝉联七贵传三叶,儒雅风流在一门。
鳷鹊楼前瑞烟起,朝回跃马鸣珂里。
甲第还因主得名,都人尽指官为氏。
君不见侍郎府前槐树生,中书省里盘石平。
昭侯世擅江东美,更有平原入洛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