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卷春寒飐玉钩。闲吹柳絮午风柔。
寻常睡起不梳头。
江国青衫游子梦,曲屏红豆女儿愁。
伴人小燕入妆楼。
帘卷春寒飐玉钩。闲吹柳絮午风柔。
寻常睡起不梳头。
江国青衫游子梦,曲屏红豆女儿愁。
伴人小燕入妆楼。
这首《浣溪沙》由清代诗人赵我佩所作,描绘了一幅春日闺房的细腻画面,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温柔的情愫。
首句“帘卷春寒飐玉钩”,以轻盈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春日清晨的景象:窗帘轻轻卷起,微寒的春风吹动着精致的玉钩,预示着一天新的开始。这一句不仅描绘了季节的变换,也暗示了情感的微妙波动。
接着,“闲吹柳絮午风柔”一句,将视线转向室外,柳絮随风飘扬,午后的春风轻柔而温暖,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柳絮的飘散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同时也映射出主人公内心的思绪飘忽不定。
“寻常睡起不梳头”则进一步揭示了主人公的生活状态——她或许是因为情感的困扰,或是对生活的某种厌倦,以至于在醒来后也不愿打理自己的仪容。这种不经意的慵懒,透露出一种淡淡的疏离感和自我放逐的情绪。
下半阙转而描绘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场景:“江国青衫游子梦,曲屏红豆女儿愁”。游子的梦境与女儿的愁绪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游子的梦中可能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而女儿的愁则是对青春易逝、爱情无常的感慨。这两者之间虽然相隔千里,却因共同的情感体验而产生了共鸣,展现出一种深沉的悲哀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最后,“伴人小燕入妆楼”一句,以一只小燕子飞入妆楼作为收尾,既是对上文情感的呼应,也寓意着希望与生机。小燕子的出现,仿佛为这幅画面增添了一抹亮色,暗示着即使在最深的愁绪中,也总有希望和美好的事物存在,给予人们继续前行的力量。
整体而言,这首《浣溪沙》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日闺房中的淡淡哀愁与温柔情愫,以及对生命、爱情和时间的深刻思考。
美女出东邻,容与上天津。
整衣香满路,移步袜生尘。
水下看妆影,眉头画月新。
寄言曹子建,个是洛川神。
少年三十士,嘉会良在兹。
高歌摇春风,醉舞摧花枝。
意荡晼晚景,喜凝芳菲时。
马迹攒騕袅,乐声韵参差。
视听改旧趣,物象含新姿。
红雨花上滴,绿烟柳际垂。
淹中讲精义,南皮献清词。
前贤与今人,千载为一期。
明鉴有皎洁,澄玉无磷缁。
永与沙泥别,各整云汉仪。
盛气自中积,英名日四驰。
塞鸿绝俦匹,海月难等夷。
郁抑忽已尽,亲朋乐无涯。
幽蘅发空曲,芳杜绵所思。
浮迹自聚散,壮心谁别离。
愿保金石志,无令有夺移。
平生志业在琴诗,头上如今有二丝。
渔父尚知溪谷暗,山妻不信出身迟。
荆钗任意撩新鬓,明镜从他别画眉。
今日便同行路客,相逢即是下山时。
清词举世皆藏箧,美酒当山为满樽。
三亩嫩蔬临绮陌,四行高树拥朱门。
家贫境胜心无累,名重官闲口不论。
惟有道情常自足,启期天地易知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