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述行言情诗·其二十五》
《述行言情诗·其二十五》全文
明 / 祝允明   形式: 古风

斯人各有尚,沉潜与高明。

伊予独坦荡,未解怀戚营。

既不毕狂狷,安得遂中行。

所睹恒廓如,万有通一平。

泰嵩輶如毛,瞳眴已千龄。

不知要其终,得丧将焉徵。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祝允明的作品《述行言情诗》(其二十五)。诗中,诗人以"斯人各有尚,沉潜与高明"起笔,指出人们各自有其独特的追求,有的选择深沉内敛,有的则追求显扬高明。接着,诗人自谦地说自己"伊予独坦荡,未解怀戚营",表示自己心境开阔,不拘于世俗的忧虑和营谋。

"既不毕狂狷,安得遂中行",诗人表达了自己既非极端狂放之人,也非过于拘谨,而是寻求中庸之道,行事稳健。"所睹恒廓如,万有通一平",诗人视野广阔,认为万物皆可相通,平等看待世间万象。

"泰嵩輶如毛,瞳眴已千龄",诗人运用夸张手法,形容泰山、嵩山轻如鸿毛,意在说明时间的流逝和个人生命的短暂。最后,诗人感慨"不知要其终,得丧将焉徵",表达对人生终点的无尽思索,以及对得失无法预知的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祝允明的个人品格追求和对生命哲理的思考,语言质朴,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祝允明

祝允明
朝代:明   号:枝山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生辰:1460—1527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猜你喜欢

送人兼简丁仲容

忽忆龙河水西寺,两株桂树绕千回。

若见阿苏烦借问,汝耶何日浙东来?

(0)

莱上人弱水颂

岂无船筏奈君何,生怕无风水自波。

碧海倒流三万里,手提明月上银河。

(0)

悼亡四首·其三

新婚誓偕老,恩义永且深。

旦暮为夫妇,哀戚奄相寻。

凉月烛西楼,悲风鸣北林。

空帷奠巾栉,中房虚织纴。

辞章馀婉娈,琴瑟有馀音。

眷言瞻故物,恻怆内不任。

岂无新人好,焉知谐我心。

掩穴抚长暮,涕下沾衣襟。

(0)

杂诗三首·其三

异人言种石,可以致双璧。

千金受玄秘,辛苦乃有获。

温其比君子,韫椟良爱惜。

青蝇易为污,恒恐伤厥德。

连城不愿售,思以置君侧。

终岁无与言,持之将安适?

(0)

对酒

古人不我俟,不共此酒醇。

此酒复易尽,不能俟后人。

并世有不察,毕代若为亲。

茫茫宇宙间,此抱难具陈。

惟应空中月,分留大江滨。

(0)

感兴四首·其一

大宝隐于石,哲匠莫覈真。

猛虎走四野,尺草岂蔽身。

昧者虎不见,投石安足珍。

所以卞和泣,千载共沾巾。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