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誓偕老,恩义永且深。
旦暮为夫妇,哀戚奄相寻。
凉月烛西楼,悲风鸣北林。
空帷奠巾栉,中房虚织纴。
辞章馀婉娈,琴瑟有馀音。
眷言瞻故物,恻怆内不任。
岂无新人好,焉知谐我心。
掩穴抚长暮,涕下沾衣襟。
新婚誓偕老,恩义永且深。
旦暮为夫妇,哀戚奄相寻。
凉月烛西楼,悲风鸣北林。
空帷奠巾栉,中房虚织纴。
辞章馀婉娈,琴瑟有馀音。
眷言瞻故物,恻怆内不任。
岂无新人好,焉知谐我心。
掩穴抚长暮,涕下沾衣襟。
这首元代诗人傅若金的《悼亡四首(其三)》以哀婉之笔描绘了新婚夫妻离别后的悲痛与思念之情。诗中通过细腻的场景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悼念亡妻的深切哀愁。
首句“新婚誓偕老,恩义永且深”点明了夫妻间的深情厚谊和对白头偕老的承诺。然而,“旦暮为夫妇,哀戚奄相寻”两句转折,暗示了幸福生活的短暂,哀伤随即而来。接下来的“凉月烛西楼,悲风鸣北林”描绘了一幅凄清的画面,月光如水,悲风吹过,营造出一种哀伤的氛围。空荡的房间、未整理的梳妆台、织布机的闲置,都象征着亡妻不在的现实,使得整个空间充满了寂寞与失落。
“辞章馀婉娈,琴瑟有馀音”两句,通过回忆亡妻生前的才华与琴瑟之乐,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最后,“眷言瞻故物,恻怆内不任”直抒胸臆,面对旧物,诗人内心充满了难以承受的悲伤。结尾“岂无新人好,焉知谐我心”表达了对亡妻无可替代的深情,以及对新欢无法理解自己内心的感受的感慨。“掩穴抚长暮,涕下沾衣襟”则以动作描写收尾,形象地表现了诗人深夜独自抚慰内心的孤独与悲伤,泪水湿透衣襟,情感真挚而动人。
整首诗通过对亡妻生前生活细节的回忆和对当前孤独境况的描绘,深刻表达了诗人对亡妻的深深怀念和无法释怀的哀痛之情。
方驾与吾友,同怀不异寻。
偶逢池竹处,便会江湖心。
夏近林方密,春馀水更深。
清华两辉映,闲步亦窥临。
蘋藻复佳色,凫鹥亦好音。
韶芳媚洲渚,蕙气袭衣襟。
萧散皆为乐,裴回从所钦。
谓予成夙志,岁晚共抽簪。
蘋藻生南涧,蕙兰秀中林。
嘉名有所在,芳气无幽深。
楚子初逞志,樊妃尝献箴。
能令更择士,非直罢从禽。
旧国皆湮灭,先王亦莫寻。
唯传贤媛陇,犹结后人心。
牢落山川意,萧疏松柏阴。
破墙时直上,荒径或斜侵。
惠问终不绝,风流独至今。
千春思窈窕,黄鸟复哀音。
汉王思钜鹿,晋将在弘农。
入蜀举长算,平吴成大功。
与浑虽不协,归皓实为雄。
孤绩沦千载,流名感圣衷。
万乘度荒陇,一顾凛生风。
古节犹不弃,今人争效忠。
蘋藻生南涧,蕙兰秀中林。
嘉名有所在,芳气无幽深。
楚子初逞志,樊妃尝献箴。
能令更择士,非直罢从禽。
旧国皆湮灭,先王亦莫寻。
唯传贤媛陇,犹结后人心。
牢落山川意,萧疏松柏阴。
破墙时直上,荒径或斜侵。
惠问终不绝,风流独至今。
千春思窈窕,黄鸟复哀音。
清秋发高兴,凉月复闲宵。
光逐露华满,情因水镜摇。
同时亦所见,异路无相招。
美景向空尽,欢言随事销。
忽听金华作,诚如玉律调。
南宫尚为后,东观何其辽。
名数虽云隔,风期幸未遥。
今来重馀余论,怀此更终朝。
兹山蕴灵异,走望良有归。
丘祷虽已久,甿心难重违。
迟明申藻荐,先夕旅岩扉。
独宿云峰下,萧条人吏稀。
我来不外适,幽抱自中微。
静入风泉奏,凉生松栝围。
穷年滞远想,寸晷阅清晖。
虚美怅无属,素情缄所依。
诡随嫌弱操,羁束谢贞肥。
义济亦吾道,诚存为物祈。
灵心倏已应,甘液幸而飞。
闭阁且无责,随车安敢希。
多惭德不感,知复是耶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