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殊姿致,鸾皇得比肩。
常寻金殿里,每话玉阶前。
贾谊才方达,扬雄老未迁。
能言既有地,何惜为闻天。
鹦鹉殊姿致,鸾皇得比肩。
常寻金殿里,每话玉阶前。
贾谊才方达,扬雄老未迁。
能言既有地,何惜为闻天。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胡皓的作品,名为《同蔡孚起居咏鹦鹉》。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通过描写鹦鹉的奇特姿态和鸾皇的高贵地位,展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以及对才华横溢、却未能得到应有位置的人才的同情。
诗中“常寻金殿里,每话玉阶前”两句,描绘了一种频繁出现在皇宫中的场景,鹦鹉不仅是观赏的对象,也成为了朝堂之上的陪衬。这里的“金殿”和“玉阶”象征着权力与尊贵的中心。
接着,“贾谊才方达,扬雄老未迁”两句,则引出了历史上两个著名的人物——贾谊和扬雄。贾谊是西汉时期的宰相,以其卓越的政治智慧而闻名于世;而扬雄则是西汉末年的一位文学家,虽有才华却未能在朝廷中得到重用。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人才被埋没的感慨。
最后,“能言既有地,何惜为闻天”则是在说,即使鹦鹉有美好的姿态和才能,也不必羡慕那些飞上高空、触及天际的事物。这里的“能言”指代才华横溢之人,“何惜”表达了一种对人才不应过于贬低或自我局限的肯定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情境,传递了作者对于才能与地位、美好与价值的深刻思考。
清江芙蕖玉可怜,岸花汀草自年年。
来鸿去雁不相识,晓露无声香暗泣。
江楼缥缈如花人,望之见之不可亲。
无限晴云锦树新,愁眉只向遥山颦。
遥山一千里,长在愁眉底。
镜里繁华过眼空,遥山铸向青铜中。
遥山遥复遥,芙蕖霜早彫。
明日愁眉为谁扫,月白江清天未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