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瓦黄茅数百间,居民多事早开关。
湿萤焰竹火依火,疲马出郊山复山。
照路野花应自笑,上天云鸟几时还。
手中秋扇难遮得,梧叶风前客鬓斑。
赤瓦黄茅数百间,居民多事早开关。
湿萤焰竹火依火,疲马出郊山复山。
照路野花应自笑,上天云鸟几时还。
手中秋扇难遮得,梧叶风前客鬓斑。
这首诗描绘了宏路驿清晨出发的景象,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自然之美。
首句“赤瓦黄茅数百间”,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宏路驿的建筑风貌,赤红的瓦片与金黄的茅草交织,展现出一种质朴而温暖的乡村特色。接着,“居民多事早开关”一句,点明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节奏,他们早早地打开门户,开始了新一天的劳作。
“湿萤焰竹火依火,疲马出郊山复山”两句,通过萤火虫在湿润的竹林中闪烁,疲倦的马匹走出郊外,翻过一座座山峦,生动地展现了夜晚过去,黎明初现的宁静与生机。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萤火虫的微弱光芒与马蹄踏过山岭的声响形成鲜明对比,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暗示了旅人旅途的艰辛与不息。
“照路野花应自笑,上天云鸟几时还”两句,诗人将目光转向路边的野花,它们仿佛在对着旅人微笑,又将视线投向天空中的飞鸟,表达了对自由与远方的向往。这两句寓情于景,借物抒情,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最后,“手中秋扇难遮得,梧叶风前客鬓斑”两句,以秋扇难以遮挡的凉意和梧桐叶前斑白的鬓发,形象地描绘了季节的更迭与岁月的流逝。秋扇象征着时光的流逝,而鬓发的斑白则暗示了旅人的年华已逝,岁月不待人。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宏路驿清晨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以及旅人在旅途中的思绪与情感。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明代文学作品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