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来花样喜翻新,越锦复吴绫。
镫晕摇风,波纹逗雨,此意有谁听。
西楼娇女笼纤玉,寒重梦初惊。
只有疏篱,吟秋络纬,相和到天明。
年来花样喜翻新,越锦复吴绫。
镫晕摇风,波纹逗雨,此意有谁听。
西楼娇女笼纤玉,寒重梦初惊。
只有疏篱,吟秋络纬,相和到天明。
这首清代词人黄钧宰的《少年游·织锦声》描绘了一幅江南秋夜的画面。开篇"年来花样喜翻新,越锦复吴绫",以新颖的织锦图案为引子,赞美了工艺的精湛与时代的变迁。接下来的"镫晕摇风,波纹逗雨",通过描绘灯笼光影在微风中摇曳,如同水波纹在细雨中跳跃,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织锦的动态美和夜晚的宁静氛围。
"此意有谁听"一句,暗示了这种细腻的情感和艺术美感可能不被常人所理解或欣赏,流露出一种孤独和寂寞的情绪。"西楼娇女笼纤玉,寒重梦初惊",进一步描绘了楼上女子在寒冷的夜里被织锦声惊醒的情景,她的娇柔与梦境的破碎形成对比,增添了词作的情感深度。
最后三句"只有疏篱,吟秋络纬,相和到天明",以秋虫络纬的鸣叫与织锦声交织,直至天明,象征着词人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和孤独守候,同时也寓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词语言优美,情感细腻,富有画面感,展现了词人对传统工艺和生活细节的独特感悟。
船沿江北行,不见江边树。
飒飒芦苇空,栖雁泣如诉。
波涛极冲撞,沙岸已颓仆。
东傍赵屯来,结茅是谁住。
檐破炊烟散,岂足禦风露。
小儿索午饭,病妇织芒屦。
良人籴米出,烟江未明度。
妻儿久待归,颈伫想回路。
今年迁避早,寒衣不曾具。
薄业何能问,苟且遣朝暮。
此地多遗基,向也盛生聚。
关洛几时清,徒激冲冠怒。
客子重吁嗟,半世多窘步。
无位进瞽言,慨此岁月误。
有地不可耕,有天不可吁。
抆泪归来休,三径想如故。
岁华须鬓里,行色水云中。
南径寒花在,西山落叶空。
别怜今夜酒,歌续古人风。
归隐东湖上,忘机狎钓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