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底是愁深如许。又近中秋,怕听风雨。
怊怅年年,一般岑寂悲羁旅。
乱红零落,更莫问、江南路。
竟夕向婵娟,但怅望、琼楼玉宇。
恨极目云山万叠,怎渺渺音尘阻。
阑干倚遍,听清角更添悽楚。
但只见、征鸿过尽,也难寄、愁心半缕。
叹独立苍茫,一例伤今吊古。
怪底是愁深如许。又近中秋,怕听风雨。
怊怅年年,一般岑寂悲羁旅。
乱红零落,更莫问、江南路。
竟夕向婵娟,但怅望、琼楼玉宇。
恨极目云山万叠,怎渺渺音尘阻。
阑干倚遍,听清角更添悽楚。
但只见、征鸿过尽,也难寄、愁心半缕。
叹独立苍茫,一例伤今吊古。
这首词以中秋前三日的雨后待月为背景,表达了词人深深的愁绪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怪底是愁深如许"开篇,直接揭示了词人心中的愁苦之深。中秋佳节临近,本应团圆,但词人却怕听风雨,因为风雨声似乎加重了他的离愁。接下来的"怊怅年年"四句,描绘了词人常年在外,孤独寂寞,如同羁旅之人,内心充满悲凉。
"乱红零落"一句,借花落象征时光流逝,江南路遥不可及,进一步强化了词人的思乡之情。词人整夜仰望明月,却只能"怅望琼楼玉宇",表达对远方亲人无法相见的无奈。"恨极目云山万叠",词人眺望远方,却被重重山峦阻隔,音信难通,增添了无尽的遗憾。
"阑干倚遍"至"愁心半缕",词人倚着栏杆,听着凄凉的号角,倍感凄楚。他看到南飞的大雁,却无法寄托相思之情,只能独自感叹。最后,词人"叹独立苍茫",感慨自己在广阔天地间形单影只,既伤怀过去,又忧虑未来,充满了沧桑与哀愁。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词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