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红已退夏绿疏,黄花未来人意孤。
谁欤发艳回春腴,游龙作花红扶苏。
髲?八尺堆珊瑚,荡摇秋空如画图。
世人但夸颜色姝,岂知直干中不枯。
忍使花落随犁锄,我师巡圃为踟蹰。
试以为杖轻若无,刊落枝叶除根须。
以铁为距漆作肤,策之稳步如安车。
子美桃竹能给扶,昌黎赤藤杖自娱。
风流文彩二子都,惜哉迁谪随江湖。
岂若此杖忘崎岖,侍师缓步留天衢。
七十谢政神蘧蘧,春光澹沱梨云铺。
昆明芙蓉能白朱,与尔同佩花间壶。
园官十客相友于,乃知草木遇各殊。
赤藤桃竹愧不如,岂惟赤藤桃竹愧,不如孔光乃使灵寿污。
春红已退夏绿疏,黄花未来人意孤。
谁欤发艳回春腴,游龙作花红扶苏。
髲?八尺堆珊瑚,荡摇秋空如画图。
世人但夸颜色姝,岂知直干中不枯。
忍使花落随犁锄,我师巡圃为踟蹰。
试以为杖轻若无,刊落枝叶除根须。
以铁为距漆作肤,策之稳步如安车。
子美桃竹能给扶,昌黎赤藤杖自娱。
风流文彩二子都,惜哉迁谪随江湖。
岂若此杖忘崎岖,侍师缓步留天衢。
七十谢政神蘧蘧,春光澹沱梨云铺。
昆明芙蓉能白朱,与尔同佩花间壶。
园官十客相友于,乃知草木遇各殊。
赤藤桃竹愧不如,岂惟赤藤桃竹愧,不如孔光乃使灵寿污。
《和座主汤敦甫先生游龙杖歌》【清·梅曾亮】春红已退夏绿疏,黄花未来人意孤。谁欤发艳回春腴,游龙作花红扶苏。髲?八尺堆珊瑚,荡摇秋空如画图。世人但夸颜色姝,岂知直干中不枯。忍使花落随犁锄,我师巡圃为踟蹰。试以为杖轻若无,刊落枝叶除根须。以铁为距漆作肤,策之稳步如安车。子美桃竹能给扶,昌黎赤藤杖自娱。风流文彩二子都,惜哉迁谪随江湖。岂若此杖忘崎岖,侍师缓步留天衢。七十谢政神蘧蘧,春光澹沱梨云铺。昆明芙蓉能白朱,与尔同佩花间壶。园官十客相友于,乃知草木遇各殊。赤藤桃竹愧不如,岂惟赤藤桃竹愧,不如孔光乃使灵寿污。
https://shici.929r.com/shici/f3FlSn.html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梅曾亮所作的《和座主汤敦甫先生游龙杖歌》,通过对游龙杖的描绘,赞美了杖的美感和实用性,同时也寓含了对人才被贬的感慨。首句“春红已退夏绿疏”描绘了季节更替,暗示杖的主人在岁月流转中的孤独心境。"游龙作花红扶苏"运用比喻,将杖比作游龙,赋予其活力和华丽,象征着主人的才华。
接下来的诗句“髲?八尺堆珊瑚”形容杖身如珊瑚般美丽,"荡摇秋空如画图"则展现出杖在秋日空中的动态美。然而,诗中也表达了对人才被埋没的惋惜,“世人但夸颜色姝,岂知直干中不枯”,暗指杖虽外表出众,但内在的价值更为重要。
诗人感叹“忍使花落随犁锄”,表达对人才被闲置的无奈,而自己师长“我师巡圃为踟蹰”,表现出对人才的关爱和惋惜。最后,诗人将游龙杖与杜甫、韩愈等文人自比,表达对他们的敬仰,同时对比自己的遭遇,流露出对仕途坎坷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杖的形象,寄寓了对人才命运的深沉思考,既有艺术的欣赏,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搥碎水晶宫,鍊以补天液。
昆冈分片珍,骐骥比良德。
何人锡嘉名,清音转络驿。
静院午阴长,曲阑蕉月白。
希微一二吟,历乱千万滴。
护花宫女閒,衔枚将士疾。
彷佛吹鸾笙,环佩摇空碧。
未知御泠行,徒作风幡识。
公孙苟骋辨,马非马奚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