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忆东林侣,逢人附报书。
花残陶令宅,月出远公庐。
世念归应尽,幽怀病未疏。
三山知有路,正拟戒游车。
苦忆东林侣,逢人附报书。
花残陶令宅,月出远公庐。
世念归应尽,幽怀病未疏。
三山知有路,正拟戒游车。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慎行所作,名为《因周太史使还海上寄杨鍊庵丈及澄上人一首》。诗中表达的是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佛学的追求与向往。
首联“苦忆东林侣,逢人附报书”,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怀念,即使遇见他人也会托其带去问候的书信,可见思念之深。
颔联“花残陶令宅,月出远公庐”,运用典故,以陶渊明的居所和慧远法师的住处为喻,描绘出一种静谧而富有禅意的场景,暗示诗人内心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佛学智慧的追求。
颈联“世念归应尽,幽怀病未疏”,诗人反思世俗的欲望与执着,似乎在寻求心灵的解脱,但内心的忧愁并未完全消散,流露出一种矛盾与挣扎的情绪。
尾联“三山知有路,正拟戒游车”,“三山”指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这里象征着诗人追求的理想境界。诗人表示虽然知道通往理想之地的道路存在,却正在准备戒除尘世的烦恼,踏上追寻之路,展现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坚定决心。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友情、自然、佛学以及理想生活的深刻思考与追求。
中宿之山如积铁,两岸临江不容笮。
回波撇漩恐行人,峭石惊湍难桂席。
土风虽恶山水奇,丹檐绛宇横江湄。
福庭七十传孔记,牺尊千载经秦时。
猿猴喜客掷山果,木魅窥人攒翠眉。
阳开阴闭在顷刻,神凄气凛令心悲。
我游万里常经此,岁月崩奔逾四纪。
宝玉应留沈宋诗,黄钟不见轩辕子。
矫首尘踪欲卧游,此山安得轩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