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潞河舟中有怀可大时亦从江右北上》
《潞河舟中有怀可大时亦从江右北上》全文
明 / 于慎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孤帆遥夜倚汀洲,却望天南忆旧游。

越水吴山何处梦,楚江燕月此时舟。

鸿声欲断三秋信,海色遥含两地愁。

同去长安不同到,与谁先上酒家楼。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慎行所作的《潞河舟中有怀可大时亦从江右北上》。诗中描绘了诗人乘舟在潞河上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以及对旅途孤独的感慨。

首联“孤帆遥夜倚汀洲,却望天南忆旧游”,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独自一人乘舟在夜晚的河面上,倚靠在岸边,回望南方,回忆起往日的游玩经历。这里运用了“孤帆”、“遥夜”、“汀洲”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宁静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思绪万千。

颔联“越水吴山何处梦,楚江燕月此时舟”,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将思绪飘向远方,想象着在越水吴山之间,自己曾有过怎样的梦境;而此刻,他正乘舟于楚江之上,望着燕月,心中充满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憧憬。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和联想,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复杂。

颈联“鸿声欲断三秋信,海色遥含两地愁”,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听到鸿雁的叫声,仿佛能感受到它们传递的秋日消息,这声音似乎要将他的思念之情传达给远方的朋友。同时,远处的海色也仿佛蕴含着两地的忧愁,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自身处境的无奈。

尾联“同去长安不同到,与谁先上酒家楼”,以长安为背景,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一同前往长安,但最终只有自己一人到达,无人共享旅途中的喜悦或忧愁。这一句既是对现实境遇的感慨,也是对友情的深深怀念,体现了诗人孤独而又深情的一面。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感情。

作者介绍

于慎行
朝代:明   字:可远   籍贯:明山东东阿   生辰:1545—1607

(1545—1607)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猜你喜欢

和觉老菊花韵

不寄篱边不系阑,远移香气雨花寒。

秋深此日题知己,淡淡烟姿醉里看。

(0)

田家杂诗·其二

爰居骇钟鼓,山鹿思丰草。

人生盖有道,称心故言好。

三季事纵横,薄俗任机巧。

上势列牢衡,下董乡三老。

放废诗书文,倾身营一饱。

高者尚清谭,误国亦非小。

世事若虮虱,爬梳不可了。

多谢诸老翁,推襟送怀抱。

(0)

晚归

未许闲无事,栖栖薄暮行。

云归青嶂合,日落紫烟横。

岁晚身为客,寒深雪满城。

柴门常不掩,地旷月先明。

(0)

寄方密之

家破贫非累,忧深寇未平。

避人空下泪,绝口不谈兵。

桐向秋辞碧,门临溪转清。

月明思汝别,舞袖遍琴筝。

(0)

读史·其八

欻云驾飞龙,真人屈群力。

扶义西入秦,始定三章约。

众争走金宝,何独收图籍。

一军惊大将,关东可传檄。

借箸请前筹,讵复有遗策。

宽大帝王模,要在识人杰。

一增不能用,叱咤徒虚喝。

(0)

丁巳长夏得邓孝威寄诗即韵奉答·其一

贺监祠堂下,君来酬唱多。

野花红照路,春水绿生波。

鼓角遗民聚,江山名士过。

无言此会易,千载听悲歌。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