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遇明月,閒寺亦开扉。
适到清溪上,方逢野衲归。
波光摇夜色,露气入秋衣。
何处捕鱼者,停桡柳下矶。
出门遇明月,閒寺亦开扉。
适到清溪上,方逢野衲归。
波光摇夜色,露气入秋衣。
何处捕鱼者,停桡柳下矶。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美的夜晚行径图景。诗人叶津于月夜出行,偶然间踏入一座清闲的寺庙,门扉为他而开,这不经意的相遇便引领他步入了自然与禅意交织的境地。
诗人沿溪而行,夜色中的波光粼粼,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韵律。露气轻拂,秋衣微凉,这一份清新与静谧,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与深邃。诗人似乎在寻找着什么,或是心灵的慰藉,或是自然的启示,他在溪边偶遇归家的僧人,这份偶然的相遇,或许正是冥冥之中安排的缘分。
更有趣的是,诗人还捕捉到了捕鱼者的身影,他们静静地停泊在柳树下的河岸,等待着夜的馈赠。这一幕,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状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和对生活哲思的深刻领悟。夜色、溪流、露气、僧人、捕鱼者,这些元素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富有诗意的画面,让人在阅读中仿佛能亲身体验那份宁静与美好。
尺幅谁图写,块礧寄其胸。
超然与物,无忤绰有阮嵇风。
讵识渭滨严濑,多少文经武纬,只在卷舒中。
暂尔谢尘网,分付白云封。一溪水,千丈壁,万株松。
烟波浩渺,收拾钓艇与诗筒。
莫问蚁王鹿逐,但看鸟婚花嫁,变态亦何穷。
放眼乾坤大,海阔复天空。
姑妄言之,姑妄听之,莫笑狂生。
看长杨献赋,人传才子;沉香侍宴,词谱新声。
台殿丝纶,封疆保障,振旅还朝奏荡平。
功成日,羡燕然勒石,麟阁题名。拂衣早遂归耕。
遇花月常教醉不醒。更选妓徵歌,金钗环绕;
谈天炙谷,珠履纵横。
五世簪缨,百年耆耇,枣进安期證上清。
心方足,但前因未种,一事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