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压长江气象雄,清明时节夕阳中。
天边远嶂横深翠,花外馀霞没乱红。
鸥鹭飞鸣得閒趣,渔樵歌唱有淳风。
谁能共向春光醉,穷达多忘学塞翁。
亭压长江气象雄,清明时节夕阳中。
天边远嶂横深翠,花外馀霞没乱红。
鸥鹭飞鸣得閒趣,渔樵歌唱有淳风。
谁能共向春光醉,穷达多忘学塞翁。
这首诗描绘了江亭在清明时节夕阳下的壮丽景象,以及周围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首句“亭压长江气象雄”以“压”字生动地展现了江亭的高峻气势,与长江的辽阔相映成辉,营造出一种雄伟的氛围。接着,“清明时节夕阳中”点明时间与地点,清明的清朗与夕阳的余晖交织,为画面增添了一抹温暖而宁静的色彩。
“天边远嶂横深翠,花外馀霞没乱红”两句进一步展开画面,远处山峦在夕阳的映照下呈现出深邃的翠绿,与近处花丛中的晚霞交相辉映,形成一幅动人的自然景观。这里的“没乱红”既指晚霞逐渐消散,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动态美。
“鸥鹭飞鸣得閒趣,渔樵歌唱有淳风”则转向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描绘。鸥鹭在空中自由飞翔,渔樵在水边或田间劳作时的歌声,都充满了闲适与淳朴的生活气息,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最后,“谁能共向春光醉,穷达多忘学塞翁”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面对春光,诗人希望与志同道合者共享这份美好,忘记生活中的得失,学习塞翁的豁达态度,以平和的心态面对人生的起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与和谐的春日江亭图景,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传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人生智慧的深刻理解。
野塘幽,睡蝶静。剩苦莲心知冷。
秋来久、听树底清商,缓消吟永。火微明,似去艇。
路入茅亭花酩。惊华鬓、倚茜雪芦梢,素丝鸥顶。
望伫停云,酽夜语、分潮为省。
背风渔唱,送日樵歌,侣欠素蛮靓。看月华灯屏。
泪滴慵寻,虚籁漫领。
怕朱楼、梦也伤心,豪竹哀竹唤未醒。
半春丝雨声中过,河桥未青杨叶。
断角吹寒,孤帆滞远,可是将离时节。家山梦切。
对岸芷汀兰,楚骚歌阕。
那不还乡,杜鹃啼后更愁绝。
潇湘春色似画,剩烽斜照里,悲恨休说。
鹤唳空江,鸦栖旧垒,景物归来都别。羁怀暗结。
怕瘦尽东风,驿梅难折。后夜西窗,镜尘添鬓雪。
妆镜人非,屋梁吟罢,寂寞酒尊棋墅。问少年游处。
记断梦、几辈天涯尘土。
千花和百草,同消受、叶上晓露。
眉头曾有旧恨,更遣新愁来补。岐路。
只马足难留,折柳长亭前度。
小簟轻衾,今宵酒醒,试哦离句。
人世原有甘瓜,我觉瓜仍苦。况班骓郎去。
心事何时再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