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垂四野寂无声,大雪通宵又彻明。
在目已应知皓洁,穿帘时复斗轻盈。
冻凝水底蛟龙蛰,饥厌庭前鸟雀争。
高卧不妨书舍冷,此心元有岁寒盟。
云垂四野寂无声,大雪通宵又彻明。
在目已应知皓洁,穿帘时复斗轻盈。
冻凝水底蛟龙蛰,饥厌庭前鸟雀争。
高卧不妨书舍冷,此心元有岁寒盟。
这首《对雪》由明代诗人薛瑄所作,通过对雪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内心的宁静平和。
首句“云垂四野寂无声”,以静谧的氛围开篇,云层低垂覆盖了广阔的大地,四周一片寂静,营造出一种空灵而深邃的意境。接着,“大雪通宵又彻明”一句,描述了雪夜连绵不绝,直至天明的景象,突显了雪的浩瀚与壮观。
“在目已应知皓洁,穿帘时复斗轻盈”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雪的纯净与轻盈。雪光映照之下,世界变得洁白无瑕,透过窗帘,雪花飘落,轻盈地跳跃,展现出一种动态之美。
“冻凝水底蛟龙蛰,饥厌庭前鸟雀争”则通过自然界的生物反应,侧面烘托出雪景的寒冷与生机。水底的蛟龙因寒冷而蛰伏,庭院前的鸟雀因饥饿而争食,生动地表现了雪后大自然的微妙变化。
最后,“高卧不妨书舍冷,此心元有岁寒盟”表达了诗人面对严寒的淡定与从容。即使身处寒冷之中,也能在书斋中高枕无忧,内心深处有着对坚韧不拔品质的坚守,即所谓“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描绘了雪景的壮丽与宁静,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内心的平和,以及对坚韧品格的追求与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