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皇成废弛,隐约见精英。
鲁叟高林放,齐侯内晏婴。
谁能留白日,吾甚厌虚名。
花鸟娇临屋,春杯愧独醒。
张皇成废弛,隐约见精英。
鲁叟高林放,齐侯内晏婴。
谁能留白日,吾甚厌虚名。
花鸟娇临屋,春杯愧独醒。
这首明代诗人林光的《示诸生》诗,以深沉的笔触,表达了对教育与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首联“张皇成废弛,隐约见精英”,描绘了教育环境的混乱与优秀人才的隐匿,暗含对当时教育现状的忧虑与批判。张皇,形容教育制度的混乱;废弛,则指教育的衰败。而“隐约见精英”则是在混乱中仍能发现一些才华出众的人才,形成鲜明对比。
颔联“鲁叟高林放,齐侯内晏婴”,运用典故,借鲁国老者在高林放牧与齐国君主晏婴的故事,寓意教育应培养出像晏婴这样德才兼备的人才,同时也暗示了教育的重要性与深远影响。鲁叟与高林,象征着自由与自然的教育环境;齐侯与晏婴,则代表了通过教育培养出的杰出人物。
颈联“谁能留白日,吾甚厌虚名”,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虚名的不屑。诗人认为,时间宝贵,不应浪费在追求虚名上,而是应该珍惜时光,追求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尾联“花鸟娇临屋,春杯愧独醒”,描绘了一幅春日美景与诗人孤独饮酒的画面。花鸟的娇美与生机勃勃,与诗人的孤独形成对比,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现实的反思与内心的孤独。同时,“春杯愧独醒”也表达了诗人对与世隔绝、不被理解的无奈与自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教育、时间、名利和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与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体现了其独特的思想深度和艺术魅力。
江空月挂疏梅村,生香湔祓何郎魂。
亭亭自是尘表物,玉质敢有烟埃昏。
西州风土似南国,高树缭台丞相园。
居然志士节独苦,炯若德人颜更温。
至今往往入幽梦,梦去折花迎朝暾。
寇来一炬半月红,伤心无处求朱门。
君知行乐不可缓,中圣友贤馀勿言。
侍郎堂西腊前破,唤取我辈斟洼樽。
我来挈挈倦尘沙,下马无心更忆家。
不怨客中逢熟食,只知醉里是生涯。
花边顿觉春光老,柳外还惊日脚斜。
甚欲与君寻胜去,何妨著脚到阳华。
东君试手,向南枝著意,争先时节。
纵有丹青谁便忍,轻点肌肤冰雪。
色借琼瑰,香分兰麝,元自标孤洁。
冲寒独秀,误他多少蜂蝶。
缟练不染缁尘,算来□合是,广寒宫阙。
未问阳和先占取,前村一溪风月。
留取清芬,主张真态,驿使休轻折。
梢头青子,异时风味甚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