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方允迪袐监九日登高一首》
《次韵方允迪袐监九日登高一首》全文
宋 / 刘一止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九日意萧条,病卧如漳滨。

红萸起自插,黄菊兹及辰。

身落芹藻间,心与鸿雁亲。

想见龙山游,嘲谑落帽人。

眷焉瀛洲客,共此溪港邻。

白发俱许长,清愁浩无垠。

四年京华别,前事宁忍询。

国耻久未雪,愤切此逐臣。

革路何时还,今谁叫穹旻。

驾言写心忧,一涴衣上尘。

扁舟羡鸱夷,举酒忆季真。

目极樵径风,便拟从采薪。

但恐嵌岩中,不著功名身。

报国君尚强,我拙甘长贫。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一止所作的《次韵方允迪袐监九日登高一首》。诗中描绘了诗人在重阳节时的孤独与病态,通过插茱萸、赏菊花等传统习俗,表达了对健康和自由的渴望。诗人的思绪飘向远方,想象着龙山之游,以及古人饮酒赋诗的场景,流露出对友情的怀念和对过往时光的追忆。

诗中“身落芹藻间,心与鸿雁亲”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虽身处病痛之中,但心灵却如同鸿雁般自由飞翔,远离尘嚣。接着,诗人以“想见龙山游,嘲谑落帽人”表达对过去快乐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古人豪放生活的向往。

“眷焉瀛洲客,共此溪港邻。白发俱许长,清愁浩无垠。”这一段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年华老去的感慨。诗人与友人虽相隔千里,但心却紧紧相连,共同面对岁月的流逝和内心的忧愁。

最后,“四年京华别,前事宁忍询。国耻久未雪,愤切此逐臣。”诗人回顾了离别京城四年的时光,心中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遭遇的愤慨。他自称为“逐臣”,表达了作为流放者的无奈与痛苦。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个人境遇的感慨,也有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和对自由的向往。

作者介绍

刘一止
朝代:宋   号:太简居士   籍贯: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   生辰:1078~1160

刘一止(1078~1160)字行简,号太简居士,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人。宣和三年进士,累官中书舍人、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为文敏捷,博学多才,其诗为吕本中、陈与义所叹赏。有《苕溪集》。 
猜你喜欢

挽张百熙联

于五岭见佳木立,美竹露,奇石显,吟望久之,记何年为题团扇,摘艳茞林,字字是良师,雅欲奉扬仁风,慰彼黎庶;

以一身兼长史虚,刘尹秀,谢公融,而今已矣,只无那载赋皇华,搜才岷蜀,区区如贱子,枉说昔承清宴,属有绪言。

(0)

挽刘绎母联

七州团练使,八座太夫人,爱日忽颓,乡里荣哀天下羡;

哲嗣名状元,曾孙新进士,文星环绕,高堂福寿古来稀。

(0)

挽彭玉麟联

从诗酒书画中见本真,别有闲情谢太傅;

于江湖廊庙间同忧乐,不忘天下范希文。

(0)

挽曾纪泽联

鹗荐白门东,少小曾叨宗衮力;

鹰扬丹阙北,华夷共恸大星沉。

(0)

挽张之洞联

宏济艰难,擘画心劳卌余载;

公忠廉正,褒嘉诏下九重天。

(0)

吴城全楚会馆联

到处便为家,望楚尾吴头,异地同临明月色;

他年谁是主,合衡峰鄂渚,天涯都作比邻看。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