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立秋后一日登中岩寺步宋人张方韵》
《立秋后一日登中岩寺步宋人张方韵》全文
明 / 陈是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何处秋风夜转蓬,客思缥缈静闻钟。

笙吹石磴俨仙子,钥扣梵林逗远峰。

鱼自亲人添俗唤,珠还额佛漫留踪。

髯翁现偈兼泉涌,滴滴醍醐想玉容。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立秋之后的一日,攀登中岩寺时所见所感的景象与心境。首句“何处秋风夜转蓬”以秋风起、蓬草飞舞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飘零、流转的氛围,暗喻诗人内心的漂泊与思乡之情。接着,“客思缥缈静闻钟”一句,通过静谧的钟声,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孤独与思乡情绪,钟声仿佛将客居他乡的思念传递得更加深远。

“笙吹石磴俨仙子,钥扣梵林逗远峰”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景物赋予了生命,石磴上的笙音仿佛是仙子在轻歌曼舞,梵林中的钥匙扣动,引出了远处的山峰,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神秘莫测的意境。

“鱼自亲人添俗唤,珠还额佛漫留踪”则通过鱼儿与佛珠的象征,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无奈与对精神寄托的渴望。鱼儿原本亲近的人,如今却因世俗的呼唤而远离,佛珠虽归于佛前,但其留下的痕迹却难以抹去,暗示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最后,“髯翁现偈兼泉涌,滴滴醍醐想玉容”两句,以髯翁(老者)显现偈语,泉水涌动,以及对玉容(美好面容)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智慧、纯净与美的追求。滴落的泉水仿佛是醍醐灌顶,让人感到心灵的洗涤与升华,玉容则象征着诗人理想中的美好形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思考与追求,既有对现实的反思,也有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充满了哲理意味和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陈是集
朝代:明

陈是集,字虚斯(一作期),号筠似,别号双峰居士,晚曰忍辱道人。琼山(今属海南)人,一作文昌(今属海南)人。明熹宗天启元年(一六二一)举人,明思宗崇祯四年(一六三一)进士。九年(一六三六)授中书舍人,出使蜀粤诸王。既复命,被人嫁祸而入狱,会赦得免。明桂王永历元年(一六四七),郡邑多事,遁居乡里。清兵占琼,绝粒而亡。著有《南溟诗集》、《中秘稿》。
猜你喜欢

初九夜

拉杂雨声收,迢遥入夜愁。

送凉孤月皎,得气早虫秋。

簟冷无人院,筝残何处楼。

红墙高尺五,盼断玉绳流。

(0)

拟铜雀妓

漳流望不极,朝日耀飞甍。

腹曲绮疏结,纷蕴繁技呈。

缄芳各流媚,三千同一情。

不知玉辇去,犹作遏云声。

君恩竟何许,高台犹未平。

尘将华吹歇,月照穗帷明。

回首西陵树,恻怆念平生。

(0)

杂咏·其八

骎骎感骤骥,恻恻聆悲泉。

寂寂登高楼,幽幽发素弦。

风川滞吴越,尘陆界幽燕。

远目易䁆薆,怀人信流连。

白云讵能尽,坐此素景迁。

缄情竟何待,朗吟归来篇。

(0)

题子寿诗册

诗礼趋庭雅韵和,自从军后爱吟哦。

伦常顺境悲欢浅,樽俎从容感慨多。

细柳营门新树帜,五花骏马缓鸣珂。

毛锥三寸君休笑,留待元戎奏凯歌。

(0)

感旧怀人诗三十首·其二十六陈大园学博

立志魁天下,读书如是观。

功名侥幸易,前哲颉颃难。

金石留真赏,丹铅结古欢。

谁知经老眼,藏鉴尽凋残。

(0)

感旧怀人诗三十首·其二十二崇雨舲中丞

君正一麾出,余方四牡征。

岱瞻初得步,湖泛继先声。

久化孚齐鲁,高名动海瀛。

吟诗应驻节,东望想风清。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