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细林野哭》
《细林野哭》全文
明 / 夏完淳   形式: 古风

细林山上夜乌啼,细林山下秋草齐。

有客扁舟不系缆,乘风直下松江西。

却忆当年细林客,孟公四海文章伯。

昔日曾来访白云,落叶满山寻不得。

始知孟公湖海人,荒台古月水粼粼。

相逢对哭天下事,酒酣睥睨意气亲。

去岁平陵鼓声死,与公同渡吴江水。

今年梦断九峰云,旌旗犹映暮山紫。

潇洒秦庭泪已挥,仿佛聊城矢更飞。

黄鹄欲举六翮折,茫茫四海将安归?

天地局脊日月促,气如长虹葬鱼腹。

肠断当年国士恩,剪纸招魂为公哭。

烈皇乘云御六龙,攀髯控驭先文忠。

君臣地下会相见,泪洒阊阖生悲风。

我欲归来振羽翼,谁知一举入罗弋!

家世堪怜赵氏孤,到今竟作田横客。

呜呼抚膺一声江云开,身在罗网且莫哀!

公乎公乎,为我筑室傍夜台,霜寒月苦行当来!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夏完淳所作的《细林野哭》。诗中描绘了诗人面对历史沧桑和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故友的深切怀念。诗的开头以“细林山上夜乌啼”起笔,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随后描述了一位不系缆的客人乘风而下,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漂泊与追求。接着,诗人回忆起当年的细林之客——孟公,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与怀念。

诗中穿插了对往昔岁月的追忆,如“昔日曾来访白云”,以及与孟公相聚饮酒、谈论天下大事的情景,展现了深厚的情谊。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诗人提到了去年平陵的战事,与孟公一同渡过吴江水,今年则梦回九峰云,暗示了时光的无情与世事的变迁。

诗人通过“黄鹄欲举六翮折”这一形象,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与对国家兴衰的忧虑。最后,诗人感叹于天地的局促与时间的紧迫,表达了对故友的深切怀念与对自身命运的哀叹。全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生、友情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夏完淳

夏完淳
朝代:明   字:存古   号:小隐   籍贯:明松江府华亭县(现上海市松江)   生辰:1631~1647

夏完淳(1631年10月4日—1647年10月16日),乳名端哥,别名复,字存古,号小隐,又号灵首。民族英雄,明末(南明)诗人,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市松江区)人,祖籍浙江会稽。为夏允彝之子,师从陈子龙。夏完淳自幼聪明,有神童之誉,“五岁知五经,七岁能诗文”,14岁随父抗清。其父殉难后,他和陈子龙继续抗清,兵败被俘,不屈而死,年仅十六岁。以殉国前怒斥了洪承畴一事,称名于世。有《狱中上母书》等。
猜你喜欢

题龙虎山高士毛和叔愚泉诗稿

暂住身如鹤在松,忽然飞去又无踪。

閤皂山头曾不睡,夜寒看月到晨钟。

(0)

清明大雪三日

半月雕梁燕子归,怯寒著尽旧绵衣。

何人醉眼西湖路,错认杨花作雪飞。

(0)

重阳吟五首·其五

战尘漠漠草荒荒,兵过村空菊自黄。

死尽亲知身偶在,干戈丛里见重阳。

(0)

次韵吴僧魁一山十绝·其五

筠溪四十三岁夭,师弟与兄传夜衣。

国手棋高更有著,百年政恐疾于飞。

(0)

记正月二十五日西湖之游十五首·其一

来舆去马禁城空,丰乐楼消一炬红。

说与吴侬莫惆怅,龙墀犹化梵王宫。

(0)

元夕前雨不已二首·其一

节届烧灯奈若何,客楼三夜听霶?。

春风有意催花信,小雨如酥不用多。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