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雨夜不寐·其二》
《雨夜不寐·其二》全文
清 / 许南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更阑犹听响潇潇,天半雷声势转骄。

煮茗白沙泉细沸,拾书红蜡烛频烧。

三农待泽皆如愿,两地怀人共此宵。

榻下嬴僮无挂碍,一眠安稳到明朝。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雨夜难眠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对生活的深刻体悟。

首联“更阑犹听响潇潇,天半雷声势转骄”以“更阑”点明深夜时分,窗外的雨声和雷鸣交织成一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紧张的氛围。雷声“转骄”二字,不仅形象地描绘了雷声的气势,也暗含了诗人内心情绪的波动,仿佛外界的自然现象与他内心的激荡相互呼应。

颔联“煮茗白沙泉细沸,拾书红蜡烛频烧”则转向室内场景,通过煮茶与读书的日常活动,展现诗人在雨夜中的生活状态。煮茶时泉水细沸,红烛燃烧,这些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温馨感,也暗示了诗人在雨夜中寻求心灵慰藉的努力。同时,“拾书”与“频烧”也体现了诗人的求知欲和对知识的渴望,即使在雨夜难眠之时,也不忘自我提升。

颈联“三农待泽皆如愿,两地怀人共此宵”将视角拉回现实,表达了诗人对社会民生的关注。这里的“三农”指的是农民,他们期待着雨水的滋润以满足农作物的需求,而“两地怀人”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朋的思念之情。这两者看似无关,实则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体现了他对社会与个人情感的深刻关怀。

尾联“榻下嬴僮无挂碍,一眠安稳到明朝”收束全诗,以轻松的语气描绘了诗人希望在一夜安眠之后,能够迎来新的开始。这里的“嬴僮”可能是指仆人或小童,他们的无忧无虑反衬出诗人在经历了一夜的思绪后,对未来的期待与平静。整首诗在描绘雨夜景象的同时,也反映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深沉思考。

作者介绍
许南英

许南英
朝代:清

现代著名作家许地山的父亲许南英,是台湾近代著名的爱国诗人。他是台湾安平人,号蕴白,别号“窥园主人”和“留发头陀”。台湾安平,也就是今天的台南市。许南英作为台湾历史上第二十五位进士,他的一生浓缩了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种种际遇。他遭遇国土沦丧之痛,切身体会清朝官场的腐朽,也亲身经历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 他的命运与时代紧紧相连,手中的笔也时时捕捉时代的脉搏。他留下的诗集《窥园留草》记录了时代的方方面面。
猜你喜欢

次韵和景彝省闱宿斋二首·其一

昼日南宫雨后凉,斋严官重静于常。

庭前斗雀堕还起,栏下秋花落自香。

看尽云容天漏碧,读残书帙卷披黄。

九衢尘土莫能到,萧瑟微风叶响廊。

(0)

古冢

南阳古原上,荒冢若鱼鳞。

剑佩不为土,衣冠应化尘。

枯骸托魑魅,细草没麒麟。

何必问名氏,汉家多近亲。

(0)

题金碧山水卷四首·其三

烟云出没有无间,半在空虚半在山。

我亦閒中消日月,幽林深处听潺湲。

(0)

蝶恋花·其四

喜鹊桥成催凤驾,天为欢迟,乞与初凉夜。

乞巧双蛾加意画,玉钩斜傍西南挂。

分钿擘钗凉叶下,香袖凭肩,谁记当时话。

路隔银河犹可借,世间离恨何年罢。

(0)

虞美人·其六

秋风不似春风好,一夜金英老。

更谁来凭曲阑干,惟有雁边斜月、照关山。

双星旧约年年在,笑尽人情改。

有期无定是无期,说与小云新恨、也低眉。

(0)

探春令·其六

龟纱隔雾,绣帘钩月,那时曾见。

照影儿、觑了千回百转。素艳明于练。

柔肠堆满相思愿。更重看几遍。

是天然不用,施朱栊翠,羞损桃花面。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