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坞遮尘,菱波当日。尚支秋力。
梦绕回阑,依依看成碧。
游蓬路渺,谁解劝、红香留客。吟寂。
梁燕倦归,识经年栖息。青芜断陌。
荒翠愁漪,冰绡泪堪藉。残阳似画故国。望城北。
三十六鸥盟冷,输与浣纱重历。
料再来何处,应老袜罗颜色。
竹坞遮尘,菱波当日。尚支秋力。
梦绕回阑,依依看成碧。
游蓬路渺,谁解劝、红香留客。吟寂。
梁燕倦归,识经年栖息。青芜断陌。
荒翠愁漪,冰绡泪堪藉。残阳似画故国。望城北。
三十六鸥盟冷,输与浣纱重历。
料再来何处,应老袜罗颜色。
这首词描绘了夏日池塘荷花盛开的美景,词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荷花的娇艳与香气弥漫的景象。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如“竹坞遮尘”、“菱波当日”、“梦绕回阑”等,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
词的开头以“竹坞遮尘,菱波当日”描绘了池塘周围的环境,竹林遮蔽尘埃,菱叶在水面上轻轻摇曳,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宁静的画面。接着,“尚支秋力”一句,似乎在暗示尽管夏日炎炎,但仍有秋日的力量支撑着这一片生机,预示着季节更替的自然规律。
“梦绕回阑,依依看成碧”则表达了词人对荷花的深情凝视,仿佛在梦中与荷花相依相伴,直到其颜色由浅变深,从嫩绿转为碧绿。这种情感的细腻流露,让人感受到词人对荷花的深厚情感。
接下来,“游蓬路渺,谁解劝、红香留客”一句,通过比喻游荡的蓬草,表达了词人对荷花香气的留恋,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词人似乎在说,即使荷花的香气能留住客人,但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又有谁能真正理解并珍惜这份美好呢?
“吟寂。梁燕倦归,识经年栖息”进一步深化了词人的思绪,梁上的燕子倦于飞舞,似乎也在诉说着时间的流转和岁月的无情。词人通过燕子的倦归,寄托了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慨。
“青芜断陌。荒翠愁漪,冰绡泪堪藉”则将画面转向更为广阔的视野,青色的草地与荒芜的翠绿交织在一起,仿佛是大自然的哀愁。冰绡般的花瓣上,泪水般的露珠滴落,增添了几分凄美与哀愁。
“残阳似画故国。望城北”描绘了夕阳下的景色,如同一幅古老的画卷,词人遥望着北方的故乡,心中充满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憧憬。
最后,“三十六鸥盟冷,输与浣纱重历”表达了词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三十六只鸥鸟的盟约似乎已经变得冷淡,词人宁愿选择像浣纱女一样,重新经历生活的点点滴滴,寻找心灵的慰藉。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词人对夏日池塘荷花的深深眷恋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生命和故乡的深切思考。
尼丘非复贰先生,逐利滔滔尽舌耕。
还忆蔡侯当日事,郢州知隔几年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