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柴门,步篱门。夜色茫茫碧一痕。微酣过别村。
梨花繁,李花繁。错道溪昏月又昏。风吹银浪浑。
掩柴门,步篱门。夜色茫茫碧一痕。微酣过别村。
梨花繁,李花繁。错道溪昏月又昏。风吹银浪浑。
这首《长相思·月夜看花作》由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描绘了一幅月夜赏花的宁静画面。词中运用细腻的笔触,将月光下的花海与夜色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朦胧的氛围。
“掩柴门,步篱门”,开篇以简练的动作描写,展现了主人公在月夜下独自漫步的情景,柴门和篱门的掩闭,既体现了环境的封闭感,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某种隐秘情感。
“夜色茫茫碧一痕”,通过“茫茫”二字,渲染了夜色的深邃与辽阔,而“碧一痕”则巧妙地描绘了月光下的一抹绿色,仿佛是夜色中唯一的生机,为整个画面增添了几分生动与希望。
“微酣过别村”,描述了主人公在微醺的状态下,穿过另一个村庄的情景。这里的“微酣”不仅表现了主人公赏花时的愉悦心情,也暗示了他可能对月夜美景的沉醉。
“梨花繁,李花繁”,接着点明了赏花的主题,梨花与李花的繁盛,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也象征着美好与纯洁。
“错道溪昏月又昏”,这一句通过“错道”二字,巧妙地将溪流与月光混为一谈,营造出一种模糊不清的美感,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情境的变换。
“风吹银浪浑”,最后以“银浪”形容被风吹动的水面或花海,形象地描绘了月光下波光粼粼的景象,整个画面因此显得更加生动、富有动态感。
综上所述,《长相思·月夜看花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月夜赏花的独特魅力,不仅表达了主人公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欣赏,也蕴含了对生活美好瞬间的珍惜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