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拟杜少陵归成都韵·其二》
《拟杜少陵归成都韵·其二》全文
明 / 秦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锦江流水接花溪,翠竹红蕖远近迷。

家世总忘天尺五,生涯还忆瀼东西。

乘舆迢遰看鸡舌,髀骨消磨厌马蹄。

明日报书通幕府,应劳小队踏春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归乡图景,诗人以杜甫的风格,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与向往。首句“锦江流水接花溪”,以锦江的流水与花溪相连,营造出一幅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画面,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家乡的怀念。

接着,“翠竹红蕖远近迷”一句,通过“翠竹”与“红蕖”的对比,不仅展现了色彩的丰富,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翠竹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红蕖则可能代表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两者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种既宁静又充满活力的意境。

“家世总忘天尺五,生涯还忆瀼东西。”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即使身处高官显位(“天尺五”可能暗指距离天庭不远,象征高位),但内心深处仍难以忘怀家乡的点点滴滴,尤其是对瀼西东的回忆,可能指的是家乡的具体地点或特定的景象,体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乘舆迢遰看鸡舌,髀骨消磨厌马蹄。”这两句运用了典故,通过“乘舆”、“鸡舌”、“髀骨”、“马蹄”等词语,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从官场归来,经历了长途跋涉后的疲惫与厌倦,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反思,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最后,“明日报书通幕府,应劳小队踏春泥。”预示着诗人即将回到幕府工作,但同时也表达了对再次踏入官场的些许无奈与感慨。尽管需要面对繁重的工作,但诗人的内心依然渴望与自然亲近,希望在忙碌之余,能有机会踏足春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复杂情感,是一首富有深意的归乡之作。

作者介绍

秦旭
朝代:明

(1410—1494)常州府无锡人,字景旸,号修敬。究心学问,能诗。友人私谥贞靖。有《修敬集》。
猜你喜欢

感遇十章三十初度作·其五

桐根半死生,嶰竹尚哀语。

恍焉吾仲来,相道别离苦。

方春各少年,庭下弄筝柱。

修修绿鬓人,去作泉下土。

一卷寒琼诗,秋床涕成雨。

(0)

除夕得心畬来书却寄

远意新书尾,真堪读百回。

千优成岁暮,一醉数花开。

世改园林在,歌终风雨来。

王孙有妙手,肯受杜陵哀。

(0)

高昌庙看桃花过石遣丈旧宅

入洛浑如梦,还吴未有家。

过门千骑静,盖顶一茅遮。

江气来人境,花光夺晚霞。

劳劳思楚尾,怅望日西斜。

(0)

荥阳

广陵传得嵇中散,一宿华阳万古愁。

夜入洛阳三百里,秋山月落打钟楼。

(0)

病疟赠妇诗

杜陵家室在江城,江月帘拢玉臂清。

久客累君将半老,当关知我未成名。

赋中云气轻杨意,床上牛衣爱仲卿。

方寸由来同五味,半生甘苦各分明。

(0)

中秋江亭宴集为朝鲜全洛人李秋冈作

相对何须学楚囚,且沽琼醑醉中秋。

包胥枉作秦廷哭,鲁女深劳漆室忧。

莫谓珠崖终弃汉,须知东国尚尊周。

诸君试上新亭望,满目山河涕泗流。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游朴 黄淮 方一夔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