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陵传得嵇中散,一宿华阳万古愁。
夜入洛阳三百里,秋山月落打钟楼。
广陵传得嵇中散,一宿华阳万古愁。
夜入洛阳三百里,秋山月落打钟楼。
这首诗名为《荥阳》,作者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杨圻。诗中通过描绘广陵(今扬州)传来嵇康(嵇中散)的故事,引发出深远的历史感慨。"一宿华阳万古愁"一句,表达了对嵇康悲剧命运的沉痛之情,仿佛一夜之间,华阳(可能指某地或隐喻历史长河)的忧愁绵延万古。接下来的"夜入洛阳三百里,秋山月落打钟楼",则通过想象嵇康的灵魂在深夜穿越三百里来到洛阳,以秋山月落的景象烘托出一种凄凉而庄重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对历史沧桑和人事变迁的深深思索。整体上,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富有历史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