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垒萧萧触目惊,乌江东注恨难平。
千金急购英雄首,八载空劳子弟兵。
古渡苍茫通利口,乱山合沓隔彭城。
鸟啼似识兴亡意,犹自凄凉学楚声。
荒垒萧萧触目惊,乌江东注恨难平。
千金急购英雄首,八载空劳子弟兵。
古渡苍茫通利口,乱山合沓隔彭城。
鸟啼似识兴亡意,犹自凄凉学楚声。
这首《乌江怀古》由清代诗人吕守曾所作,通过对乌江这一历史地点的描绘与感慨,展现了对历史兴衰的深沉思考。
首句“荒垒萧萧触目惊”,开篇即以荒废的壁垒和萧瑟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历史沧桑感,引发读者对过往的追忆。接着,“乌江东注恨难平”一句,将乌江的水流比作无法平息的历史怨恨,形象地表达了对历史悲剧的深切感慨。
“千金急购英雄首,八载空劳子弟兵”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描述了为获取英雄头颅而付出的巨大代价,以及八年征战的徒劳无功,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意义,同时也暗含了对英雄主义的反思。
“古渡苍茫通利口,乱山合沓隔彭城”描绘了乌江渡口的苍茫景象与周围群山的重重阻隔,象征着历史的不可逆转和命运的难以逾越。这里不仅有地理上的隔阂,更有心灵上的距离,暗示了历史人物与后世之间的隔阂。
最后,“鸟啼似识兴亡意,犹自凄凉学楚声”以鸟鸣之声,仿佛理解了历史的兴衰更替,其哀鸣如同楚地的悲歌,进一步强化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与对英雄命运的同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洞察和对英雄命运的深切同情,是一首富有哲思的怀古之作。
江南七月秋风起,吹动白云千万里。
洞庭木落波影寒,天外冥鸿饥欲死。
男儿生无所成良可叹,出门荆棘行路难。
酒酣拔剑为起舞,满堂星斗光阑干。
呜呼一叠兮秋夜永,碧梧为我飘金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