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怀明发,长谣苦未安。
自应迷北叟,谁肯问南冠。
生死交情异,殷忧岁序阑。
空馀朝夕鸟,相伴夜啼寒。
独坐怀明发,长谣苦未安。
自应迷北叟,谁肯问南冠。
生死交情异,殷忧岁序阑。
空馀朝夕鸟,相伴夜啼寒。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骆宾王的作品,名为《宪台出塞寒夜有怀》。通过这短短几行,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深沉忧虑和对友情的珍视。
“独坐怀明发,长谣苦未安。”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孤独中回忆往事,心中充满了不易平息的忧愁。这里的“明发”可能指的是一段时间的流逝,或是某个特定的人或事件。而“长谣”,则是一种倾诉、叙述的方式,显示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自应迷北叟,谁肯问南冠。” 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无奈。古代有“问津”一词,用来形容朋友间互相探望。在这里,“北叟”与“南冠”构成了一种遥远的空间感,不仅是地理上的距离,更是心灵上的隔阂。
“生死交情异,殷忧岁序阑。” 生与死之间的情谊最为难得,这里诗人表达了对朋友间深厚情感的珍惜和担忧。诗中的“殷忧”说明了这种情感之重,而“岁序阑”则描绘出时光流逝,带给人的无尽哀伤。
“空馀朝夕鸟,相伴夜啼寒。” 这两句以自然景象来比喻人间的情谊。白天的鸟儿在树林中嬉戏,而到了夜晚,它们则聚集在一起抵御严寒。这正如诗人的感受,即便是在孤独和苦难中,也能从朋友间的相互扶持中找到温暖。
这首诗通过对友情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时间流逝以及人世间情谊的深沉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