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不寐》
《不寐》全文
宋 / 李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四壁空空绝语声,困来终是睡难成。

孤灯要与人相背,寒漏苦教天不明。

累月故园无信息,几般閒事恼心情。

别愁若解生华发,一夕应添一万茎。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夜的孤独与寂寞,诗人在四壁空空之中难以成眠。"困来终是睡难成"表达了内心的烦躁和外界的干扰,使得安然入睡变得格外困难。而"孤灯要与人相背"则更深化了这种孤独感,连唯一的光源——孤灯,也似乎与诗人背道而驰,不给予温暖。

"寒漏苦教天不明"一句,把时间的流逝和夜的漫长形象地描绘出来。水漏的声音在寂静的夜晚显得尤为清晰,每一次滴答都提醒着诗人,外面的世界依旧运行,但自己的内心却无法获得安宁。

"累月故园无信息"表达了对远方家乡的思念和无奈。诗人长时间未能得到故土的消息,这种隔绝感增添了内心的忧虑。而"几般閒事恼心情"则进一步揭示,各种琐碎的事情都在消耗着诗人的心神。

最后两句"别愁若解生华发,一夕应添一万茎"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烦恼如同繁茂的草木,即使是短暂的片刻,也能迅速滋长成一片郁郁葱葱。这里的“华发”指的是头发,而“茎”则是植物丛生的样子,通过这种生动形象的比喻,诗人表达了自己的烦恼和忧愁如同无尽的草木一般繁殖,不可阻挡。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夜晚的寂寞与内心的困扰,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李觏

李觏
朝代:宋   字:泰伯   号:盱江先生   籍贯:来学者常数十百   生辰:1009—1059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猜你喜欢

陈正卿示蛤蜊解嘲之作因次来韵

夫君雅志知谁会,身在寰中心物外。

平生初不入州县,一任傍人惊且怪。

日来杖屦忽相过,为我踏破松阴碎。

亹亹清谈颇逼人,祇将万卷窥千载。

得酒欢然竟不辞,右手持杯左手蟹。

夫君真是人中豪,宁比寻常庸俗辈。

不食蛤蜊何足羞,但能适口斯为快。

山肴野蔌亦自佳,岂必莼羹与鲈脍。

(0)

挽周季卿

一时推旷达,末俗少如公。

自得高人趣,居多长者风。

生涯书卷里,世事酒杯中。

瞑目应无憾,传家有阿戎。

(0)

送江朝宗之官

芳草连天柳拂堤,怜君俯首去勾稽。

赋成梁苑方同乐,唱彻阳关遽解携。

指日鹍鹏当直上,待时鸾凤且卑栖。

若逢访戴人乘兴,莫惜相随泛剡溪。

(0)

和方叔载留别

临别殷勤赠我诗,一披何喜得如之。

怪来笔下能高妙,元是胸中自崛奇。

长恨顷时才一面,方欣今岁展双眉。

明年莫负论文约,要向新元副所期。

(0)

再和前韵赠江朝宗

方欣佳客至,已寄好诗来。

玩味徒三叹,披寻欲百回。

相思愁梦断,一见笑颜开。

便欲扶藜杖,江头共探梅。

(0)

用王龟龄韵题五柳堂

久矣斯堂废,重兴赖有公。

双溪修故事,五柳振遗风。

顿觉烟光好,端由气味同。

莫言官独冷,长在绿阴中。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