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欣佳客至,已寄好诗来。
玩味徒三叹,披寻欲百回。
相思愁梦断,一见笑颜开。
便欲扶藜杖,江头共探梅。
方欣佳客至,已寄好诗来。
玩味徒三叹,披寻欲百回。
相思愁梦断,一见笑颜开。
便欲扶藜杖,江头共探梅。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芾所作,名为《再和前韵赠江朝宗》。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在表达与友人的相聚之乐,以及对友人佳作的欣赏。
“方欣佳客至,已寄好诗来。”这里展示了诗人对于朋友到来的喜悦和期待,同时也表明了朋友带来了自己创作的诗歌。"佳客"二字特别传达了一种欢迎和尊贵之意,而"好诗"则显示了诗人的文学修养和鉴赏能力。
“玩味徒三叹,披寻欲百回。”诗人在此表达了自己读这首诗时的感受,虽然只读了三遍,但内心却有无限的遐想和深入的探究之意。"玩味"一词用得十分传神,表现出诗人的沉醉与享受。
“相思愁梦断,一见笑颜开。”这两句描绘了友人相聚时的情景,从相思到解脱,再到欢快的交谈,都流露出深厚的情谊。"相思愁"表明了朋友间的牵挂,而"一见笑颜开"则是这种牵挂在重逢中得到了释放。
“便欲扶藜杖,江头共探梅。”最后两句则描绘了一种悠闲自得的情景。诗人与友人携手漫步于江边,共同去寻找那冬天的梅花。"扶藜杖"暗示了年龄增长后的依赖,而"江头共探梅"则是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期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景物描绘,展现了一种深情厚谊之交和对文学艺术的共同热爱。
龙钟三十九,劳生已强半。
岁暮日斜时,还为昔人叹。
今年一线在,那复堪把玩。
欲起强持酒,故交云雨散。
惟有病相寻,空斋为老伴。
萧条灯火冷,寒夜何时旦。
倦仆触屏风,饥鼯嗅空案。
数朝闭阁卧,霜发秋蓬乱。
传闻使者来,策杖就梳盥。
书来苦安慰,不怪造请缓。
大夫忠烈后,高义金石贯。
要当击权豪,未肯觑衰懦。
此生何所似,暗尽灰中炭。
归田计已决,此邦聊假馆。
三径粗成资,一枝有馀暖。
愿君更信宿,庶奉一笑粲。
清风泛寒露,夜久气转凉。
恍然幽梦觉,明月及我床。
披衣起独坐,爱此数尺光。
兴来御桐君,正始其可忘。
山高既峨峨,水流亦汤汤。
方当志获麟,故宜鄙求凰。
永怀嵇叔夜,复思蔡中郎。
妙处与心会,乐哉殊未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