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自古说杨州,画槛朱帆次第收。
狼纛己逾淝水上,木鸢欲坠燕矶头。
晴绵柳絮堆盐市,官妓红筝按酒酋。
此日戍楼哀筚栗,琼花狼籍滞春游。
繁华自古说杨州,画槛朱帆次第收。
狼纛己逾淝水上,木鸢欲坠燕矶头。
晴绵柳絮堆盐市,官妓红筝按酒酋。
此日戍楼哀筚栗,琼花狼籍滞春游。
这首诗描绘了扬州在战乱中的衰败景象。首联“繁华自古说杨州,画槛朱帆次第收”以反差手法开篇,先扬后抑,点出扬州往昔的繁华与今日的萧条。颔联“狼纛己逾淝水上,木鸢欲坠燕矶头”运用了历史典故,通过“狼纛”、“淝水”、“木鸢”、“燕矶”等意象,形象地描绘了战乱的残酷与破坏。颈联“晴绵柳絮堆盐市,官妓红筝按酒酋”则将视角转向市井生活,通过“柳絮”、“盐市”、“官妓”、“红筝”等细节,展现了战乱中百姓生活的艰难与无奈。尾联“此日戍楼哀筚栗,琼花狼籍滞春游”以戍楼的哀鸣和琼花的零落,进一步渲染了战乱带来的悲凉气氛,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痛恨和对和平的渴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通过对扬州战乱景象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对社会动荡的深切忧虑。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