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公祖道术,飘飘俨神仙。
远慕古苍颉,六书究精研。
篆隶法钟鼎,下笔能钩玄。
静知草木性,察见鸢鱼天。
叹息兹人去,入耳无微言。
王公祖道术,飘飘俨神仙。
远慕古苍颉,六书究精研。
篆隶法钟鼎,下笔能钩玄。
静知草木性,察见鸢鱼天。
叹息兹人去,入耳无微言。
此诗描绘了一位精通文字学的友人,形象生动,展现了其在书法与自然界的深刻理解。首句“王公祖道术,飘飘俨神仙”以夸张的手法,将友人的学问比作神仙之道,既表达了对友人高深学识的敬仰,也暗示了其超凡脱俗的气质。
“远慕古苍颉,六书究精研”点明友人对古代文字学家苍颉的崇敬,以及对文字学的深入研究。苍颉是中国传说中的造字始祖,此处暗含友人对文字起源与演变的深刻理解。
“篆隶法钟鼎,下笔能钩玄”描述了友人在书法上的造诣,他不仅掌握了篆、隶等传统字体的书写方法,还能在笔墨间洞察文字的奥秘,展现出深厚的书法功底和对文字内涵的深刻领悟。
“静知草木性,察见鸢鱼天”进一步揭示了友人对自然界的观察力与理解力。通过“静”字,强调了友人在观察自然时的专注与平和心态;“草木性”与“鸢鱼天”则分别代表了对植物生长规律和动物行为的理解,体现了友人对自然界万物的深刻洞察。
最后,“叹息兹人去,入耳无微言”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惋惜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口中“无微言”的遗憾,即未能听到更多友人对生活、自然或学问的深入见解与独到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多方面才能的描绘,展现了一位博学多才、通晓文字之美的学者形象,同时也表达了对其离去的不舍与怀念。
号令风霆迅,天声动北陬。
长驱渡河洛,直捣向燕幽。
马蹀阏氏血,旗袅可汗头。
归来报明主,恢复旧神州。
云断苍梧竟不归,江边古庙锁朱扉。
山川不为兴亡改,风月应怜感慨非。
孤枕有时莺唤梦,斜风无赖客添衣。
千年回首消磨尽,输与渔舟送落晖。
五岳祭秩皆三公,四方环镇嵩当中。
火维地荒足妖怪,天假神柄专其雄。
喷云泄雾藏半腹,虽有绝顶谁能穷?
我来正逢秋雨节,阴气晦昧无清风。
潜心默祷若有应,岂非正直能感通!
须臾静扫众峰出,仰见突兀撑青空。
紫盖连延接天柱,石廪腾掷堆祝融。
森然魄动下马拜,松柏一径趋灵宫。
粉墙丹柱动光彩,鬼物图画填青红。
升阶伛偻荐脯酒,欲以菲薄明其衷。
庙令老人识神意,睢盱侦伺能鞠躬。
手持杯珓导我掷,云此最吉余难同。
窜逐蛮荒幸不死,衣食才足甘长终。
侯王将相望久绝,神纵欲福难为功。
夜投佛寺上高阁,星月掩映云曈昽。
猿鸣钟动不知曙,杲杲寒日生于东。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唐·韩愈】五岳祭秩皆三公,四方环镇嵩当中。火维地荒足妖怪,天假神柄专其雄。喷云泄雾藏半腹,虽有绝顶谁能穷?我来正逢秋雨节,阴气晦昧无清风。潜心默祷若有应,岂非正直能感通!须臾静扫众峰出,仰见突兀撑青空。紫盖连延接天柱,石廪腾掷堆祝融。森然魄动下马拜,松柏一径趋灵宫。粉墙丹柱动光彩,鬼物图画填青红。升阶伛偻荐脯酒,欲以菲薄明其衷。庙令老人识神意,睢盱侦伺能鞠躬。手持杯珓导我掷,云此最吉余难同。窜逐蛮荒幸不死,衣食才足甘长终。侯王将相望久绝,神纵欲福难为功。夜投佛寺上高阁,星月掩映云曈昽。猿鸣钟动不知曙,杲杲寒日生于东。
https://shici.929r.com/shici/2hVxrZBE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