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对黄山百里峰,双溪夹路碧溶溶。
难追旧事飞仙舄,但有馀风喜画龙。
柳际秋晴分䆉稏,亭阴晚色见芙蓉。
襄城已远方城近,图志分疆入楚封。
南对黄山百里峰,双溪夹路碧溶溶。
难追旧事飞仙舄,但有馀风喜画龙。
柳际秋晴分䆉稏,亭阴晚色见芙蓉。
襄城已远方城近,图志分疆入楚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动人的山水画面。开篇“南对黄山百里峰,双溪夹路碧溶溶”两句,通过对黄山百里之峰的眺望和双溪潺潺流过道路两旁的清澈溪水,展现了诗人面对雄伟山川时的赞美之情。接下来的“难追旧事飞仙舄,但有馀风喜画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无法追寻的遗事和传说持有一种淡然与超脱的心态,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界中微妙变化的欣赏,如同欣赏一幅生动的龙形图案。
“柳际秋晴分䆉稏,亭阴晚色见芙蓉”两句,则转向了景物之美。通过柳树间隙照进来的秋日阳光和庭院中渐浓的暮色,还有那隐约可见的芙蓉花(荷花),诗人捕捉到了自然界在不经意间展现出的细腻与柔美。
最后,“襄城已远方城近,图志分疆入楚封”两句,则是诗人表达了自己旅途中对地理位置的感慨和对于未来的期待。襄阳城渐行渐远,而目的地方城却逐渐临近,诗人心中有着对未来探索疆域、踏足楚地的憧憬。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感以及内心世界的丰富。
沧茫万顷不计阔,仙槎曾泛天宫阙。
至今风浪卷长空,破浪飞帆何处发。
落鹰飞兔注急湍,千丈皑皑涌雪山。
相忘鸥鹭惯舟楫,荡漾随流下小滩。
晚来两两帆相续,牙樯拄定孤轮玉。
寒冰冷浸一江秋,分明写出潇湘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