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梦抱兰衾。水气沉沉。蛾眉月小挂篁阴。
淡沱香痕秋一剪,人语烟心。画桨几时寻。
极浦天深。宓妃含睐弄幽禽。
唱到水云绵渺曲,玉籁吹琴。
诗梦抱兰衾。水气沉沉。蛾眉月小挂篁阴。
淡沱香痕秋一剪,人语烟心。画桨几时寻。
极浦天深。宓妃含睐弄幽禽。
唱到水云绵渺曲,玉籁吹琴。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湘江夜景画卷。开篇“诗梦抱兰衾”,以梦境开始,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柔软与渴望。接着“水气沉沉”四字,渲染出夜晚江面的朦胧与宁静,仿佛整个世界都被一层轻纱覆盖,增添了几分神秘感。
“蛾眉月小挂篁阴”一句,将月亮比喻为女子的眉毛,形象地描绘了月牙形的月亮挂在竹林的阴影中,既展现了月色的柔和,也隐喻了女性的温婉与细腻。接下来,“淡沱香痕秋一剪,人语烟心”则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情感层次,秋风轻拂,留下淡淡的香气,仿佛是情感的痕迹,而“人语烟心”则暗示了人物内心深处的思绪与对话,营造了一种既静谧又充满情感交流的氛围。
“画桨几时寻。极浦天深”两句,将读者的目光引向远方,想象着有人在深邃的湖面上划船,寻找着未知的彼岸,这种对远方的向往与探索,与前文的静谧形成对比,增添了诗作的动态感和探索精神。
最后,“宓妃含睐弄幽禽。唱到水云绵渺曲,玉籁吹琴”几句,通过引用神话中的宓妃(即洛神)的形象,以及她与鸟儿的互动,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意象。洛神的歌声如同悠远的云水间传来的乐曲,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而“玉籁吹琴”则直接点明了音乐的存在,将整个场景提升至一种超凡脱俗的艺术境界。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构建了一个既具现实感又充满幻想色彩的湘江之夜,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