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西蓝赏素英,白毫光里乱云腾。
庄严金地三千界,颜色瑶台十二层。
后土琼花渐我寡,唐昌玉蕊岂吾朋。
雪香预约为亭号,修创终逢好事僧。
寒食西蓝赏素英,白毫光里乱云腾。
庄严金地三千界,颜色瑶台十二层。
后土琼花渐我寡,唐昌玉蕊岂吾朋。
雪香预约为亭号,修创终逢好事僧。
这首诗描绘了在寒食节赏梨花的场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梨花的洁白与美丽,以及其所在环境的庄严与神圣。首句“寒食西蓝赏素英”点明了赏花的时间和地点,梨花作为“素英”,以其纯洁之色映衬出季节的静谧与清冷。接着,“白毫光里乱云腾”一句,通过光线与云彩的动态对比,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和生动性。
“庄严金地三千界,颜色瑶台十二层”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梨花所处环境的神圣与华美,将梨花比作瑶台上的花朵,不仅色彩鲜艳,而且层次丰富,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神秘与美好的世界之中。这种对环境的描绘,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赞美。
“后土琼花渐我寡,唐昌玉蕊岂吾朋”两句,通过对比后土(古代神话中的大地女神)的琼花和唐昌(地名)的玉蕊,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梨花的独特情感。这里不仅在比较花的种类,更是在表达对梨花独特魅力的欣赏和认同,同时也暗示了诗人与梨花之间存在某种精神上的共鸣。
“雪香预约为亭号,修创终逢好事僧”最后两句,巧妙地将梨花的香气与亭子的命名联系起来,既体现了诗人对梨花香气的喜爱,也预示着未来有好事之人会在此修建亭子,供人休憩赏花。这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浪漫色彩,也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美好事物的期待和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梨花及其环境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艺术魅力的佳作。
乡路风雪深,生事忧患迫。
天长波澜广,高举无六翮。
独立寒夜移,幽境思弥积。
霜月照胆净,银河入檐白。
沽酒聊自劳,开樽坐檐隙。
主人奏丝桐,能使高兴剧。
清机暂无累,献酢更络绎。
慷慨葛天歌,愔愔广陵陌。
既醉万事遗,耳热心亦适。
视身兀如泥,瞪目傲今昔。
故人间城阙,音信两脉脉。
别时前盟在,寸景莫自掷。
心与白日斗,十无一满百。
寓形薪火内,甘作天地客。
与物无亲疏,斗酒胜竹帛。
何必用自苦,将贻古贤责。
汉家金马署,帝座紫微郎。
图籍凌群玉,歌诗冠柏梁。
阴阴万年树,肃肃五经堂。
挥翰忘朝食,研精待夕阳。
晴空露盘迥,秋月琐窗凉。
远兴生斑鬓,高情寄缥囊。
葳蕤双鸑鷟,夙昔并翱翔。
汲冢同刊谬,蓬山共补亡。
差池摧羽翮,流落限江湘。
禁省一分袂,昊天三雨霜。
石渠遗迹满,水国暮云长。
早晚朝宣室,归时道路光。
三径何寂寂,主人山上山。
亭空檐月在,水落钓矶闲。
药院鸡犬静,酒垆苔藓班。
知君少机事,当待暮云还
爱君修政若修身,鳏寡来归乳雉驯。
堂上五弦销暇日,邑中千室有阳春。
谓乘凫舄朝天子,却愧猪肝累主人。
辞后读君怀县作,定知三岁字犹新。
郎官作掾心非好,儒服临戎政已闻。
说剑尝宗漆园吏。
戒严应笑棘门军。
遥知抵掌论皇道,时复吟诗向白云。
百越待君言即叙,相思不敢怆离群。
驿楼涨海壖,秋月寒城边。
相见自不足,况逢主人贤。
夜清酒浓人如玉,一斗何啻直十千。
木兰为樽金为杯,江南急管卢女弦。
齐童如花解郢曲,起舞激楚歌采莲。
固知别多相逢少,乐极哀至心婵娟。
少留莫辞醉,前路方悠然。
明日分飞倘相忆,只应遥望西南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