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贤祠畔过,应物果清真。
刘白称同调,苏王继后尘。
江山真助秀,烟月镇从新。
即境求佳句,张家更绝伦。
五贤祠畔过,应物果清真。
刘白称同调,苏王继后尘。
江山真助秀,烟月镇从新。
即境求佳句,张家更绝伦。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途径五贤祠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与敬仰,以及自然美景的赞叹。诗中提到的“刘白”和“苏王”,分别指唐代诗人刘禹锡和白居易,以及宋代文学家苏轼和王安石,他们都是文学史上的大家,诗中的“同调”和“后尘”表达了对这些先贤的认同与追随之意。
“江山真助秀,烟月镇从新”两句,赞美了自然风光的美丽与永恒,无论是山川还是烟月,都展现出一种独特的魅力,仿佛它们本身就具有激发创作灵感的力量。而“即境求佳句,张家更绝伦”则表明诗人不仅在自然景观中寻找灵感,更是在特定的环境中追求卓越的表达,暗示了他对自己作品的高标准要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自然美的深情礼赞,体现了清代文人对于传统美学的继承与发展。
方君足文史,二十即决科。
州县治文剧,史馆仍编摩。
须知轩冕荣,莫换山水癖。
钓清一川舟,揽翠千峰屐。
岂徒糜岁月,且复注春秋。
书法严衮斧,笺记分薰莸。
虽然落湖江,政自忆京辇。
雪尽马蹄乾,花簪貂帽浅。
十龄不能见,一旦忽奇逢。
楚泽蛟龙雨,秦淮雕鹗风。
红灯梦未残,明月家何处。
典衣沽酒别,蹈雪骑驴去。
匆匆千里意,沉沉三月馀。
可怜天边雁,不带山中书。
怀人隔秋水,题诗写山石。
若见徐徵君,须言共相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