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红憔悴。秋光独锐。虽有番,颜色按,中央殊丽。
时分惜黄花,九日同天意。冒浓霜、放开金蕊。
篱畔渊明喜。白衣来至。忽然间,走出个重阳小子。
应手搅清香,认得头间瑞。插三枝、蓬莱一醉。
万红憔悴。秋光独锐。虽有番,颜色按,中央殊丽。
时分惜黄花,九日同天意。冒浓霜、放开金蕊。
篱畔渊明喜。白衣来至。忽然间,走出个重阳小子。
应手搅清香,认得头间瑞。插三枝、蓬莱一醉。
这首元代王哲的《惜黄花·重九日》描绘了秋天的萧瑟景象中,菊花的独特魅力。"万红憔悴"与"秋光独锐"形成鲜明对比,突出菊花在凋零的季节里依然绽放的鲜艳。"虽有番,颜色按,中央殊丽"赞美了菊花的色彩丰富和中心部分的特别美丽。
诗人将重阳节与菊花紧密相连,"时分惜黄花,九日同天意"表达了对菊花的珍视,认为它与重阳节的庆祝意义相契合。"冒浓霜、放开金蕊"形象地描绘了菊花在寒霜中傲然开放的坚韧姿态。
"篱畔渊明喜"引用陶渊明的典故,表达诗人对菊花的喜爱,同时也暗含了隐逸之志。"白衣来至"可能是指友人或仙人的到来,为这节日增添了神秘色彩。最后,"忽然间,走出个重阳小子"以拟人手法,写出了重阳节的热闹气氛,"应手搅清香,认得头间瑞"则寓言般地表达了插菊花能带来吉祥如意的寓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展现了重阳赏菊的风俗以及诗人对菊花的深深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与子甥舅氏,摧颓各苍颜。
并为东诸侯,长此佳江山。
寒松无时花,安得插髻鬟。
惟将老不死,一笑荣枯间。
我甚似乐天,但无素与蛮。
挂冠及未耄,当获一纪闲。
子亦拙进取,才高命坚顽。
譬如万斛舟,行此九折湾。
仲氏新得道,一沤目尘寰。
岁晚家乡路,莫遣生榛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