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王君玉挽章其子迁其母同穴·其二》
《王君玉挽章其子迁其母同穴·其二》全文
宋 / 姜特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伉俪存亡隔,孤坟一驿西。

忽惊双剑合,无复只鸾栖。

路接先茔近,云藏塔岫低。

归乎了无憾,送骑满山蹊。

(0)
翻译
夫妻生死相隔,孤零零的坟墓坐落在西边的驿站旁。
突然想起那对曾经相伴的剑如今合而为一,失去了单独的鸾鸟栖息的场景。
小路通向祖先的陵墓,近在眼前,云雾缭绕下的塔影显得低矮。
回到这里已无遗憾,送行的队伍填满了山路。
注释
伉俪:夫妻。
亡:死亡。
孤坟:孤独的坟墓。
一驿西:西边的驿站。
双剑合:象征夫妻结合或分离后重聚。
无复:不再有。
只鸾栖:比喻单身的鸾鸟,这里指失去伴侣。
先茔:祖先的陵墓。
近:靠近。
塔岫:山上的塔。
低:低矮。
归乎:回归这里。
了无憾:毫无遗憾。
送骑:送行的人马。
满山蹊:布满山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姜特立为悼念其友人王君玉及其亡去的妻子,写下了两首挽章,这是其中的第二首。诗中表达了对逝者夫妻深情的怀念以及对亡者的哀思。

"伉俪存亡隔,孤坟一驿西",诗人首先描绘了夫妻阴阳相隔的悲凉景象,妻子已经去世,只剩下丈夫孤独地守在西边的孤坟旁,表达了深深的哀痛和对亡妻的思念。

"忽惊双剑合,无复只鸾栖",这里以双剑合璧的神话隐喻夫妻二人终于重逢,但现实中却只剩孤坟,再也无法看到他们如鸳鸯般的生活,寓言了夫妻的永诀和诗人内心的失落。

"路接先茔近,云藏塔岫低",诗人将视线转向远处,路通向祖先的墓地,暗示家族的延续,而云雾缭绕的塔岫则显得低沉,象征着亡者的灵魂已远离尘世。

最后两句"归乎了无憾,送骑满山蹊",诗人虽然内心充满哀伤,但仍表达出对亡者无遗憾的宽慰,送别之行沿途满是足迹,显示出对故人的深深敬意和不舍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亡者夫妻深厚的情感和对生死离别的感慨。

作者介绍

姜特立
朝代:宋   字:邦杰   籍贯:浙江丽水

姜特立[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字邦杰,浙江丽水人。生年不详,卒于宋光宗绍熙中。以父恩补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迁福建兵马副都监;擒海贼姜大獠。赵汝愚荐于朝,召见,献诗百篇。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阁门事。恃恩纵恣,遂夺职。帝颇念旧,复除浙东马步军副总管。宁宗时,官终庆远军节度使。特立工于诗,意境超旷。作有《梅山稿》六卷,续稿十五卷,《直斋书录解题》行于世。 
猜你喜欢

答马侍御见赠

谬入金门侍玉除,烦君问我意何如?
蟠木讵堪明主用,笼禽徒与故人疏。
苑花似雪同随辇,宫月如眉伴直庐。
浅薄求贤思自代,嵇康莫寄绝交书。

(0)

答骑马入空台

君入空台去,朝往暮还来。
我入泉台去,泉门无复开。
鳏夫仍系职,稚女未胜哀。
寂寞咸阳道,家人覆墓回。

(0)

王昭君二首 时年十七。

满面胡沙满鬓风,眉销残黛脸销红。
愁苦辛勤憔悴尽,如今却似画图中。
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蛾眉。
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如宫里时。

(0)

夜宿江浦闻元八改官因寄此什

君游丹陛已三迁,我泛沧浪欲二年。
剑佩晓趋双凤阙,烟波夜宿一鱼船。
交亲尽在青云上,乡国遥抛白日边。
若报生涯应笑杀,结茅栽芋种畬田。

(0)

酬赠李炼师见招

几年司谏直承明,今日求真礼上清。
曾犯龙鳞容不死,欲骑鹤背觅长生。
刘纲有妇仙同得,伯道无儿累更轻。
若许移家相近住,便驱鸡犬上层城。

(0)

雨中赴刘十九二林之期及到寺刘已先去因以四

云中台殿泥中路,既阻同游懒却还。
将谓独愁犹对雨,不知多兴已寻山。
才应行到千峰里,只校来迟半日间。
最惜杜鹃花烂漫,春风吹尽不同攀。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