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营三十万,震鼓伐西羌。
战血黏秋草,征尘搅夕阳。
归来人不识,帝里独戎装。
同营三十万,震鼓伐西羌。
战血黏秋草,征尘搅夕阳。
归来人不识,帝里独戎装。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壮观的战争场面,通过对比和排比手法,展现了军事行动的宏大与战后归来的孤独感。诗人以“同营三十万,震鼓伐西羌”开篇,直接点出了战争的规模和目标,显示出强烈的历史画面感。
“战血黏秋草,征尘搅夕阳”两句,则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战争带来的毁灭与悲凉。鲜血与秋草交织在一起,昭示着生命的消逝和季节的更替;而征尘扰乱了平静的夕阳,象征着战争所引起的一切动荡不安。
最后,“归来人不识,帝里独戎装”两句,描绘了战士归来的孤独与冷清。他们在外征战多年归来时,却发现自己已经被世人遗忘,只能独自保有军人的装束和记忆,这种情感的转折为诗歌增添了一份深沉的忧郁。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前后两种不同景象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于战乱中人性的思考,以及对英雄归来后的冷漠社会的批判。
灵境启玄秘,晶光露磅礴。
日月杳倏忽,阴阳互藏宅。
霞扉扃不开,灵源渺深隔。
中有蕊珠宫,融瑞冲广漠。
琅玕映丹函,琪树依玄鹤。
我爱王子乔,间飞钟维岳。
羽衣侣佺期,服食栖云壑。
千载时一来,万物少厉扎。
四海瞻飙轮,相望如饥渴。
无为乘赤倩,飞腾恣寥廓。
吾闻天台路,近与赤城邻。
玄泉挹沆瀣,灵药多长春。
君归纡杖屦,列仙以为群。
一笑逢陈子,乃在桃源滨。
相携入烟萝,燕语自存温。
时跨双白鹿,飘举辞埃氛。
玉门铭丹书,碧林撰玄文。
罗浮杳天际,何时还见亲。
愿言启真诠,为我哀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