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月色不可扫·其二》
《月色不可扫·其二》全文
宋 / 林希逸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皓色一轮满,吟看独倚楼。

伊谁能扫月,使我不悲秋。

处处寒光共,娟娟素魄浮。

竹知空弄影,帚岂解驱愁。

露重应徒洒,云行却暂收。

谁疑门外雪,谩欲课苍头。

(0)
鉴赏

这首诗以月色为主题,描绘了诗人独自倚楼赏月的情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月色的独特感悟。

首句“皓色一轮满”描绘了满月的明亮景象,皓色象征着月光的洁白与纯净。接下来,“吟看独倚楼”则点明了诗人独自欣赏月色的情境,通过“吟”字,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思绪与情感。

“伊谁能扫月,使我不悲秋”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月色的依恋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季节更替、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似乎在问,谁能拂去这轮明月,让自己不再因秋天的到来而感到悲伤?

“处处寒光共,娟娟素魄浮”进一步描绘了月色的美丽与清冷,月光如同流动的白玉,照亮了四周的寒冷与寂静。这里使用了“共”字,强调了月光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

“竹知空弄影,帚岂解驱愁”将自然界的竹子与扫帚拟人化,竹子似乎在月下轻舞,为月色增添了几分灵动与生机;而扫帚则无法驱散心中的愁绪,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郁。

“露重应徒洒,云行却暂收”描述了月色下的露珠与云彩,露珠在月光下闪烁,仿佛是天空的眼泪;云彩则时隐时现,为月色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变化。

最后,“谁疑门外雪,谩欲课苍头”以雪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月色的赞美与向往。门外的雪,或许只是虚幻的想象,而诗人却希望借此来表达对月色的无限热爱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月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以及在面对季节更替、人生变迁时的复杂情感。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诗人成功地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意境,让读者在欣赏月色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思考与感悟。

作者介绍

林希逸
朝代:宋

福州福清人,字肃翁,号竹溪、庸斋。理宗端平二年进士。善画能书,工诗。淳祐中,为秘书省正字。景定中,迁司农少卿。官终中书舍人。有《易讲》、《考工记解》、《竹溪稿》、《鬳斋续集》等。
猜你喜欢

古诗

陋哉苏季子,刺股学纵横。

愚哉朱翁子,富贵戕其生。

昂藏大丈夫,宠辱何容情。

皇天生我才,用舍随所令。

处则为龙潜,出则为凤鸣。

交游二十载,所得殊少人。

偶有相契者,薄言存其真。

亦有强谀墓,弃置不复陈。

颇怪世上人,白眼施贱贫。

盖棺亦已朽,谀墓文又珍。

曷不及生前,折节下斯文。

(0)

题画蟹

说是潭塘金爪蟹,邻翁分送到吾家。

今朝好过黄花节,只少一壶酒未赊。

(0)

后秋兴八首八月初二日闻警而作·其七

十载倾心一旅功,御枪原庙梦魂中。

每思撒豆添营垒,更欲吹毛布雨风。

淮水气连天汉白,钟离云棒帝车红。

南宫图颂丹铅在,辜负秋窗老秃翁。

(0)

雪中追和东坡韵八首·其六

天机谁与辨毫纤,岁纪庚申忆在严。

葭管欲飞冬至节,犁花飘杂水晶盐。

寒催皎兔逃三窟,饥困乌鸦傍暮檐。

酒落诗肠醒复醉,蛟龙驱舞笔锋尖。

(0)

南海浴日亭

苍茫捣绝铜鼓声,风烟两袖云凝凝。

海天吞吐终未了,今古滚荡成阳精。

寒山万个揖光晕,残星几点将馀明。

南州女儿慵于起,不问明朝阴复晴。

(0)

赠戴竹堂

琅玕万个绕堂前,开卷悠然胜辋川。

金影碎笼檐外月,玉声清和石间泉。

翠禽啼处烟如锦,紫箨栽来雪尚鲜。

霹雳一声惊蛰起,龙孙高插碧云边。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