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慕秦人洞,遥在武陵溪。
洄源翳重云,落花漏荒堤。
世远道已堙,何时共依栖。
路若逢渔父,为我指其迷。
君慕秦人洞,遥在武陵溪。
洄源翳重云,落花漏荒堤。
世远道已堙,何时共依栖。
路若逢渔父,为我指其迷。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隐逸于自然之中的画面。诗人以“君慕秦人洞,遥在武陵溪”开篇,借用了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典故,表达了对远离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生活的向往。接着,“洄源翳重云,落花漏荒堤”两句,通过描绘溪流回旋、云雾缭绕、落花飘零、荒堤静寂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幽静、神秘而又略带寂寞的氛围。
“世远道已堙,何时共依栖”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道路阻隔的感慨,以及对与志同道合之人共同栖息于理想之地的渴望。最后,“路若逢渔父,为我指其迷”一句,运用了屈原《渔父》的典故,希望在未来的某日能遇到像渔父那样的智者,指引自己走出人生的迷茫。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理想生活的深情向往,展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深刻思考。
书生砚田苦耕耘,田之授受由他人。
莆塘乃欲创物始,月斧自辟苍云根。
浑然元圭质素璞,疆场凹凸逐手分。
平留掌面蕉叶色,细出钟鼎雷回纹。
零星小石逞游戏,一滴滉瀁珠含唇。
晴窗晓日光鲜新,高吟《骚》《雅》追《皇坟》。
袖閒无声运斧斤,渊渊古气相氤氲。
钟王韩杜未落纸,隐约逗露先天文。
囊中蓄得端溪品,相戒不许俗手扪。
每爱青花浮荇藻,恰遇妙斫镌㻍琨。
余工试与遣暇隙,譬运重甓连朝昏。
文章已出戒剽窃,制器那用躬辛勤。
知君寓意弗苟且,诗笔扫尽窠臼陈。
砚成独许享其逸,此田属我长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