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月堕无声。山睡初醒。马蹄得得自敲星。
兜路秋藤风过处,几点流萤。游笈惯飘零。
此地频经。客程回首晓霞生。
一带人家閒裹住,炊瓦烟青。
残月堕无声。山睡初醒。马蹄得得自敲星。
兜路秋藤风过处,几点流萤。游笈惯飘零。
此地频经。客程回首晓霞生。
一带人家閒裹住,炊瓦烟青。
这首《浪淘沙·句容晓发》描绘了清晨从句容出发时的景象,充满了宁静与诗意。
首句“残月堕无声”,以“残月”暗示夜晚即将过去,而“无声”则强调了环境的静谧。接着“山睡初醒”,将山拟人化,形象地表现了山在晨光中逐渐苏醒的状态。马蹄声“得得”与夜空中的星星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行旅的动态美。“兜路秋藤风过处,几点流萤”,秋藤在微风中摇曳,流萤在空中闪烁,动静结合,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游笈惯飘零”一句,表达了诗人习惯于漂泊的生活状态,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自由的向往。“此地频经”则点明了诗人多次经过此处,或许蕴含着对过往经历的回忆与感慨。
“客程回首晓霞生”,当诗人回望来路时,只见晓霞满天,色彩斑斓,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可能是对旅途的留恋或对未来旅程的期待。“一带人家闲裹住,炊瓦烟青”,最后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乡村图景,远处有一带人家,炊烟袅袅升起,给人以温馨与安宁的感觉。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清晨出发时的宁静与美丽,以及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感与欣赏,同时也流露出对漂泊生活的思考和对家的渴望。